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坐火车

日期:06-13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1985年,从宝坻去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参加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那时的绿皮车一天两趟,走走停停,到达目的地至少需要3个小时。

  1991年,不满周岁的女儿被我和爱人从宝坻送到市里的亲戚家照看,从此我们与火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要坐火车去看女儿。爱人早晨下了夜班,思女心切,顾不得疲惫,拿上些东西,我俩便骑着一辆自行车直奔火车站,一路颠颠簸簸,大约半个小时才到。站前小广场的东侧有几间低矮的砖瓦房,一个不大的院落,院里搭着两个破旧的存车棚,顶棚上面苫着苫布。门口很窄,只能一个人推车通过,一块包装箱纸板做的牌子上写着“存车1毛”的字样。从门口进去左转,低矮破旧的房子里站满了人,等待登记、发存车牌,然后将自行车推到车棚锁上。为了不耽误时间,爱人早已在排队买火车票了。买票的人很多,但秩序良好,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买完票后,我和爱人坐在木制的长条排椅上,耐心地等待着从蓟县开来的列车。广播里不时传出火车晚点的消息,爱人显得有些不耐烦,“这火车,怎么总是晚点!怎么回回让咱们赶上!”“别着急,静下心来,慢慢等,不行你先睡一觉,等车来了我喊你。”我劝慰着。

  总算登上了列车,还不算拥挤。我们找到了座位,爱人临窗而坐,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我买了本杂志消磨时光。耳畔咣当咣当的声响,整整两个小时没有停歇。在天津东站下车后,我俩还要走出去1公里挤公交车。公交车上人挨人,人挤人,勉强能关上车门。我们手里拎着东西,还要攥着零钱买票,车子一刹车,便撞到别人身上,一路鞍马劳顿,心情很糟糕。中午,我们终于来到了亲戚家!看到女儿天真活泼的样子,我和爱人心花怒放,忘记了疲劳。

  和女儿相处不了太长时间,我们就要返程。火车到达宝坻站后,走出站台,小广场上像开了锅一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自行车、脚蹬三轮车、摩托车、三马子、电三轮……吆喝声,揽客声,此起彼伏。

  绕过嘈杂,我和爱人到存车处取自行车。冬天晚上8点多,车棚里一枚15瓦的电灯泡暗淡得很。我费了很大劲,好不容易找到了自行车,交了钱,我俩沿着漆黑的坑坑洼洼的马路,摸索着前行。偶尔一辆汽车经过,刺眼的灯光,使我半天回不过神来……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家乡早已进入高铁时代,一座座高大威武的高架桥横亘在原野之上,架在上面的铁路似一条条长龙飞舞在半空中。我有个梦想,等退了休,坐上高铁畅游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