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近代天津的地毯工业

日期:06-13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天津地毯工业在清朝晚期开始发展。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这使得商贾云集,促进了天津地毯业的兴起。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掠夺了大量宫廷艺术精品,包括皇室地毯,引发了上流社会对这些地毯的追求。这种需求促使一些外国人将从北京及中国西北地区买来的旧地毯集中在天津装船出口,并考虑在天津开店设厂复制这些地毯,以减少转运费用。

  此外,天津的进出口贸易在清末洋务运动和民国初期迅速增长,使天津港成为华北第一大港,直接融入世界市场。这种贸易环境为地毯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同时,天津逐步形成了具有出口特色的工业,成为羊毛集散地,劳动力丰富,进一步推动了地毯制造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津地毯工业利用了伊朗和土耳其受到英美贸易抵制,地毯出口量大幅减少的机会,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与此同时,天津作为一个接近出海口的城市,吸引了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大量商人在此开设工厂,生产地毯并运往海外市场。

  具体来说,天津地毯工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许多外国商人在这里建立了工厂,进行地毯的生产和出口。这些工厂日夜不停地运作,生产出大量的地毯,并通过天津这个地理优势明显的港口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这种局面不仅为天津地毯工业带来了繁荣,也使得天津成为中国手工业中最为闪亮的明珠之一。

  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天津地毯工业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此时,天津已拥有303家地毯工厂,工人人数达到11568人,地毯出口量占全国的97%以上,天津因此被誉为“地毯城”。天津地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奖项。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地毯工业遭受了重大打击。太平洋战争期间,由于海运封锁和羊毛资源紧缺,许多地毯厂停工或关闭,天津地毯生产能力大幅下降。新中国成立前,天津地毯工人生活困苦。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地毯行业进行了大力扶持,逐步恢复和发展了这一产业。

  时至今日,天津地毯工业依然蓬勃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地毯行业的发展。例如,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中,提到将高档地毯、刺绣、抽纱产品生产列为全国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此外,天津市人民政府在2023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中,也提出推进地毯等制造领域的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市级工业示范园区——天津地毯产业园区,这是中国唯一以地毯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并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该园区不仅促进了地毯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武清区的整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