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2年,南燕国主慕容德,在延贤堂宴请文武大臣。在酒喝得最痛快、情绪最高涨的时候,他对大臣们说:“朕可以和自古以来的什么等级的君主相比?”青州刺史鞠仲回答说:“陛下是中兴国运的圣明君主,当然与夏朝的少康帝、汉朝的光武帝是一样的了。”慕容德听后示意左右侍从,赏赐鞠仲一千匹绸缎。因为听到赏赐的东西太多,鞠仲连忙辞谢。慕容德却说:“你知道拿话来调笑我,难道朕就不知道调笑调笑你吗?你回答我的话不是实话,所以,朕也不过是用虚言空话来赏赐你罢了。”(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十四》)
这时候的慕容德称帝不久。他之所以问大臣们他可以跟自古以来什么等级的君王相提并论,毫无疑问,他的自我感觉一定很不错,希望从他的臣下那里得到满意的回答,小小地满足一下自尊心。但是,青州刺史鞠仲的回答无疑马屁拍得有些过了——他竟然将慕容德与夏朝的少康帝、汉朝的光武帝并举了。为什么说“过了”?因为慕容德的南燕国处在今天中国东部地区,其国土范围仅仅为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地盘,面积极其狭小,实力非常有限,不仅与地处江南的东晋相比微不足道,就是在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也很不起眼,更遑论夏朝与东汉了。
作为青州刺史的鞠仲当然知道这些。知道,但他却偏偏把慕容德抬举得高高,那是为什么?因为哪个人不爱听好话!至于帝王,爱听好话的肯定更多——一方面有古代无数典型的人与事作为例证,另一方面在这片土地上,慕容德的地位至少是无上的,他的影响无所不及,自然会很自尊与自信。然而,让鞠仲有些意外的是,慕容德恰恰属于有些另类的帝王:他居然对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十分清醒,最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你忽悠我,我也忽悠你,选择了用虚言空话赏赐鞠仲。
能够想象的是,这时候延贤堂上的气氛一定有些凝重:臣子虚美帝王却被帝王当面点破,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好。鞠仲当然是有可能因为“欺君之罪”而掉脑袋,可慕容德与臣下相互调笑,是不是也有失体统,会严重损害皇帝的形象?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观众的其他人等,一言不发似乎不对,可说什么与怎么说,又得好好思量,否则,是有可能引火烧身的。就在这时,“韩范进曰”:“作为天子,是不应该说玩笑话的,今天你们两人所说的话,作为君主与臣下都是不对的。”再次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慕容德听了这话之后非常高兴,居然赏赐给了韩范绢绸五十匹。
发生在南燕朝堂上的这件事,委实如韩范所说的那样,臣子鞠仲有错,而皇帝慕容德也有错——太不严肃与有失体统了。鉴于慕容德的身份和地位,假如他不能幡然醒悟,那么,这样的错误是很难得到纠正的。好在慕容德听到韩范的批评意见后,不仅没有恼羞成怒,相反相当高兴,还给了他物质奖赏。也因此,作为南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德在位的时候,南燕国相对安定,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