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马总教练的“快乐乒乓”

日期:06-12
字号:
版面:第07版: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30年前,马文革带着肩伤在家门口出战,在决赛中逆转佩尔森,拿下关键一分,帮助中国男乒打了一场“翻身仗”。他感谢恩师蔡振华对他的信任,他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两年前的那部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还原了当年的天津世乒赛,马文革是电影的技术指导,两个儿子豪泽和安则也在里面客串了球员。如今,每次经过“大馆”(天津市体育馆,当年的比赛馆),他心中总会有一根弦在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

  如今,马文革的生活中依然都是乒乓球,但不再有当年关于竞技成绩的压力,而是进入了纯粹的感受乒乓球乐趣的节奏中,并且也有了闲余时间享受生活。每周二、五和六、日下午的训练时间,他都在球馆。平时,他可以在家里养养花,遛遛狗,听听小说。用他的话说就是“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但和老年人早睡早起又不一样,他还是会晚睡,大约都要到夜里12点才睡。马文革家里养了一条比格犬,今年4岁了。“早上晚上两次遛狗,以前它都是早上6点就醒了开始叫,现在让我‘培养’的能7点半起。”

  天津传奇:从世界冠军到金牌教练再到“孩子王”

  30年前,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天津成功举办,中国乒乓球队以包揽7个项目金牌的成绩重回巅峰。日前,第43届世乒赛成功举办三十周年特展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启幕。当年的骁将、乒坛名宿马文革,与恩师、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中国乒乓球队原总教练蔡振华等人一同为特展揭幕。

  给青少年做培训 生气了也得哄着

  这些年,马文革从未离开过乒乓球。远赴德国打球、回国在天津队执教、带领天津队夺得乒超男团冠军,如今转型投身到乒乓球培训中。他说,和带专业队相比,在青少年培训管理上完全不一样。“更难管,更费心思,更累,需要没完没了地说。”马文革连用了三个“更”字。学员中最小的4岁多,他还真得哄着,而且女孩多,他说感觉是在带女队。马文革有两个儿子,现在都已成年。而带男孩和带女孩又完全不同。“我也是学着带女孩,就得哄着。”马文革说,自己也有戒尺,是为男孩“准备”的。当然也得看家长意见,家长要求严格管理,就会严格。“带小孩确实辛苦,但也挺有乐趣,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喜欢上了管小孩。看着孩子们从完全不会,到逐渐入门、成长,很有成就感。有些天不来,看不到会想,有感情了,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马文革说,孩子们打不好时他也着急生气,但还得哄,特别生气的时候会绷脸。用他的话说就是:“痛并快乐着。”

  俱乐部开业他没有宣传,而是凭借专业、信誉和口碑,学员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到现在近200人。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口口相传。有学生,也有成人,包括六七十岁的大爷,当年都是看着马文革打球的。“这里环境好,宽敞,价格合理,关键是教练专业。说起马文革,那就是NO.1,没得说。”学员家长们都非常信任马文革,“开始我们以为世界冠军就是挂个名,或者偶尔来一次球馆。没想到马指导天天都在球馆,而且会亲自指导孩子们。”家长开玩笑称:“我们这绝对是赚到了。”

  作为岳阳道学校的学生代表,邹一如参加了当天的特展活动,她在展示球台前和马文革对练,还和蔡振华合影留念。她兴奋地向身边的同学“炫耀”着:“世界冠军是我的教练!”看着同学们羡慕的样子,小姑娘的脸上是控制不住的激动和“傲娇”。“我看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那部电影,我的教练真的太牛了!能和他练球,真的太激动和幸福了!”

  开直播讲乒乓球 搞营销年轻人是内行

  俱乐部目前共有4家,分别在鞍山西道兴业数码广场、凌奥产业园、彩悦城、东丽体育中心。其中,鞍山西道这家名称为马文革乒乓球培训学校,其余三家为马文革乒乓球俱乐部。在这里,大儿子豪泽担任校长,马文革担任总教练,两人各有一间办公室。工作区除了教练办公室,还有一间休闲室和一间VIP室。休闲室里摆放了一张斯诺克球台,休息时可以用来放松一下。马文革的办公室里还有一杆奥沙利文签名的球杆。VIP室的背景板上是“马文革乒乓球俱乐部直播间”的字样,每周二、四、日晚上,他会在这里进行线上直播,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交流。“周五参加完特展活动,周日直播时,直播间就进来很多球迷,大家都在说天津世乒赛,一下子勾起很多回忆。”马文革说,想起当年会很激动,满满的“回忆杀”。

  对于流量之类的,马文革直言“不懂”。“我不懂这些,都是豪泽他们这些年轻人想出来的点子。我开始不愿意做,他们一直说,这样对俱乐部发展有帮助,我才逐渐接受的。”“点赞过万”“刷礼物”这些,对于马文革来说都很新鲜,通过直播,向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普及讲解乒乓球专业知识和技术,这些他是得心应手的。

  在俱乐部运营的过程中,马文革也深深感受到营销的威力。“我们开始几乎没有宣传,就是想我可以提供更专业、更细致的技术,能够真正把水平提高上去。但发现现实并不是这么简单,营销非常关键。这方面我也在学习,但主要还是他们年轻人在做,他们的思维方式更活跃,跟随新鲜事物更快。”豪泽从小喜欢足球,但马文革更希望他练习乒乓球。当初“父命难违”的他,在乒乓球专业队训练了7年。如今跟随父亲做乒乓球俱乐部,逐渐找到了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一直以来的“耿耿于怀”终于释怀。小儿子安则以前同样“拒绝”练习乒乓球,但在爸爸和哥哥的影响下,也愿意过来帮忙,并从中感受到了乐趣。

  采纳恩师建议 让俱乐部“活”下去

  蔡振华来津参加特展活动,师徒俩有了难得的短暂相聚。由于行程过于紧凑,蔡振华未能到马文革的俱乐部参观,但对于大弟子的职业发展规划,他给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蔡局非常关心我的情况,他是专业出身,而且又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在青少年乒乓球发展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给出的建议非常好,接下来我也会去推进。”

  谈及俱乐部未来的发展,马文革很坦诚,首先是活着。“在这个基础上去挖掘、培养、输送人才。我们是社会体育的一部分,也希望能够组织不同类型的比赛。”之前,俱乐部也做过高水平运动员的培训。“每天上下午6小时训练,还要补文化课。”马文革坦言,要累垮了。“今年准备继续做,不仅仅是针对考学单招人群,同时包括想从事专业的、条件不错的苗子。”这部分人群他会亲自带,目标是为专业队输送人才。“之前参加活动时,体育局领导还和我说呢,想想如何培养出‘小马文革’。后备力量培养靠基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天津乒乓球的发展尽一份力。在专业这方面,我相信自己的能力。” 

  记者 苏娅辉

  摄影 记者 苏娅辉 部分照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