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今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展览面积5.1万平方米,设9大展区,与前两届相比规模更大、特色更鲜明、活动更丰富。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展会现场进行探访,了解布展情况。
“天津综合展区”彰显津门实力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国家会展中心时,现场的搭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代表天空与海洋的蓝色,成为本届航运展布展的主色调。在九大展区中,天津港集团、中远海运、渤海化工、天津邮轮游艇协会等众多知名企业及机构的展台都带来了各自特色的展品,包括模型、沙盘以及一些模拟设备,展示出港口发展的最新成果、航运企业的发展水平及航运领域的最新技术。
今年航运展的一大特色是单独设立“天津综合展区”,置身其中可以“一站式”尽览港产城全貌。展区以海河与海岸线为横纵坐标,将港口、产业、城市的代表性元素以微缩方式进行全景展示,并将天津港悠久历史、港产城发展突出成效与未来美好愿景以多媒体方式娓娓道来。在这里,观展市民可以看到液化天然气船模、空客A330大飞机等30多个模型和沙盘,以及游艇、老爷车,品鉴丰富的进出口产品和津门“老字号”品牌商品,还可以到室外展区与大型装备近距离接触。
“这里有中海油深海一号的模型铺设,它是一个海上的多功能综合作业平台,国之重器,创了多项世界第一,有多项我们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它部分零件和关键核心技术在天津造的。现在正在组装的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个港口作业的模拟机,市民可以坐上去体验一下港口作业,就是起重机和龙门吊具体怎么操作,在那实景模拟码头作业工人和机械师的感受,可以亲自去操作一个集装箱,怎么吊起来、怎么装上船。然后这下面是一个地屏,我们模仿东疆沙滩,会铺设一个微型海洋的景区,会有红酒、车厘子。这4个集装箱是天津出口的明星产品和老字号产品,像海鸥表、飞鸽自行车、郁美净、万紫千红,还有山海关汽水,他们实际上是利用港口乘船出海。”天津市港航局综合业务处处长邹鸾介绍说。
市民可现场体验船员生活
“大海航行靠舵手”,航运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船员。在天津海事局展台,100幅体现海员工作生活场景的精美照片引人驻足,这些或写实、或文艺的作品全都出自在天津注册的海员之手。天津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四级调研员祁超介绍,本届展会天津海事局联合行业相关单位,首次设立船员服务展示区,涵盖教育培训、就业服务、船东公司以及行业协会保障等内容,观展市民还可以到现场体验船员生活。
“在这次展会当中,我们会发布北方海员就业服务平台,并开展首次就业推介等系列活动。展示船员训练的一些实训设备,海上搜救和应急的逃生设备,组织和市民的互动活动,比如说船员打绳结,然后还有救生衣、防火服的穿戴等。集中展示船员丰富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也是展示船员的精神世界,希望扩大社会对船员职业的了解和认知。”祁超表示。
据了解,目前在天津辖区注册船员有92000多名,为服务这些船员,本市成立了全国首家由航海院校、航运企业、外派机构等组成的行业协会——天津市船员服务行业协会以及中西部海员服务站,为天津以及全国的船员提供专业保障。据协会副秘书长王金生介绍,进入航海院校学习的学员,在他毕业之后,可以从普通的船员一步步成长到顶级的船长和轮机长,这其中包括体检信息、职业晋升、心理咨询、权益保障等。只要是中国的船员,本身有任何的困难,或者他的家庭、他的家属有任何的困难都可以找到协会,给他提供免费的服务。
金融服务方案助力适港企业发展
规范、高效金融服务是航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银行是第3次参加航运展,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洪涛说:“我们拥有专属的航运直通车和航运在线通等相关服务,积极为港口、航运企业等提供金融服务。随着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走向深入,2023年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航运金融中心成功落地,目前,已为9000多家航运客户提供贷款资金支持累计超过530亿元,结算服务超过590亿美元,航运专属金融产品签约客户达1450户,交易金额超过200亿元。本届航运展上我们还会发布《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支持航运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进一步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据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副总指挥王洪海介绍,本届展会参展企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展会活动突出“产业链”,展区布置突出“沉浸式”,群众性活动突出“体验感”。其中港产城发展的成就展区今年增加到了2400平方米,适港产业的5大产业链均做了展示。同时,今年还增加了近1万平方米的户外展区,供大型企业和大型设备企业来参展。群众参与方面,在去年邮轮体验游的基础上,今年还增加了游艇的体验游,现场也增加了许多购销环节,这样让百姓能够体会到我们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港口给大家带来的便利。
市民可通过“天津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预约免费观展,12日开放时间为上午10点,13日、14日为上午9点。
记者 李文博
摄影 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