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专家劝您身上存点肉

日期:06-11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很多老年人以为“千金难买老来瘦”,有些人一旦查出一些指标稍高,就恨不得饮食里完全没有油水、餐餐吃素。殊不知,在医学专家们的眼里,太瘦了不是好事。

  重症病人胖些能救命

  “建议老年人既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不用刻意减肥,适当地吃和运动就好。很瘦的人在重症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是比较差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因为如果病情发展到后面,营养跟不上,胖子还能消耗自身的脂肪……”专家邓茂林表示,生病,尤其是生大病,胖一点的人比瘦人更能扛。

  “比如很多重症胰腺炎患者,进医院时即使身材很胖,出院后也会瘦几十斤。”他表示,一旦生病,即使躺在床上不动,基础代谢率也会上来,身体是在一个应激的环境里,会加速所有的营养消耗,身体有点肉,有点脂肪储存,关键时刻能转化成一些能量,维持身体正常运转。

  脂肪、肌肉都不能少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黄清卿表示,“肉”(肌肉和脂肪)在抵抗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自身的脂肪让人能经得起疾病消耗,而自身的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心肺功能,改善身姿和平衡等。

  黄清卿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越胖越好。建议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控制在18.5至23.9之间,老年人可适度放宽到22至26.9。建议老年人保持营养均衡,坚持运动和活动,增强肌肉的质量。

  65岁后胖点后

  80岁后不宜减重

  “65岁后,老年人稍胖点更好,尤其是到了80岁后,体重很难继续增加,而肌肉量每年都在下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委付萍说,老年人太瘦了不好,但盲目追求“富态”也不对,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对于80岁以上者,不再提倡减重,但讲究通过增加营养和适度运动维持正常体重,因为体重过低的风险要远高于体重过高的风险。

  每天一万步能减肥?

  效果因人而异

  37岁的李先生为减重,每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可两个月下来,他的体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胖了3斤。

  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为他进行全面评估后表示,步行作为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确实有助于消耗热量和促进新陈代谢。然而,减肥的本质是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如果饮食摄入的热量没有控制,仅靠每天步行一万步,很难达到减肥效果。

  李先生属于腹部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本就比一般人要慢,热量难以消耗;每天步行锻炼属于有氧运动,每次仅消耗200至300大卡(相当于一碗米饭),他还经常因运动后的饥饿感加餐,导致热量盈余;通过运动,他的肌肉量增加了2公斤,这才使得他的体重不降反升。

  专家提醒

  每个人的新陈代谢率及日常活动量都存在差异,每天步行一万步对每个人的减肥效果也有所不同。要实现有效的减重,除了增加运动量,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身体代谢率及健康状况等。

  (摘自《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