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珍,字颖初,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咸丰十年(1860)进士,官通政司副使。著有《莲西诗赋集》。笔者存有《清朝进士题名录》,在其“咸丰十年庚申恩科”中查到了王维珍,他是第二甲第二十三名(二甲共计八十名),《题名录》上标明他是“直隶天津府天津县人”。从其诗赋集里的作品来判断,王维珍晚年患腿疾,约卒于光绪十年(1884)。
《清朝书画家笔录》称其书法唐代欧阳询,参以宋代的米芾和明代的董其昌。他的小楷尤为出色,遒劲透逸,有“铁钩王”之称。有一件王维珍的行书轴,颇能代表其书风。此作写于癸酉年(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书风流动飘逸,笔意自然,点画肥瘦适宜;体势宽博,圆劲而有韵味。其字势与行式略有偃仰倾仄,从而增添了纵逸豪放的气氛。在通篇行书中,兼参草法,字不相连。用笔或毫尖,或笔肚,时而轻提细勒,时而重按。结体随机应变,疏密大小,俯仰顾盼,庄重典雅,富有节奏,给人以清奇新颖的感觉。
王维珍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创作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写过一首题为《醉后草书》的诗,诗中有“醉草原知规矩难,纵横挥洒地天宽”之句。他还写过一首《作大字》:“掷笔拍案狂笑,著指松烟起棱。字大高人数尺,瓦盆倒墨三升。”从中可看出他对书法的挚爱、他的艺术主张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