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汉语词语,意为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今年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活动主题为“请听档案说”。
194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2007年11月,为庆祝ICA成立60周年,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中国历史上的“档案”都叫啥?】
夏之称为“图法”
商之称为“册”
周之称为“中”与“贰”(贰是副本)
春秋时称为“书”(如“宝书”“简书”)
秦汉时又称为“方书”“图书”“典籍”
汉魏以后又出现“文书”“文案”“案牍”“簿书”
唐代以后叫做“文卷”“案卷”
清之称为“档案”“档册”“册档”
【何为“兰台人”?】
“兰台”原指汉代中央档案、图书库。西汉置,隶属御史府,御史中丞主管。后置兰台令史,掌书奏,选派文学之士从事整理。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奉敕利用兰台档案典籍修《汉书》,故后世也称史官为兰台。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
整理 记者 王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