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游客停车未消费遭围殴 修复信任需要多少年?

日期:06-10
字号:
版面:第04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景区发生一起恶性事件。游客蔡某一家将车停在土菜馆旁的公共车位后未进店消费,竟遭店主王某菊一家五口围殴施暴,过程持续约三分钟。冲突中,蔡某4岁女儿在母亲怀中惊恐大哭的场景,令人揪心。更令人费解的是,当地派出所副所长葛伟当晚的调解方案竟是“赔500元道歉了事”,尽管监控清晰记录全程,法医鉴定蔡某为轻微伤。

  这场光天化日下的暴力,最初的执法处置却近乎纵容。若非蔡某将遭遇发到网上,这场发生在李白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之地的冲突,恐如众多旅游纠纷般不了了之。在舆论压力下,泾县成立联合调查组,推翻了原处理结果:唐某六等三人被行拘,土菜馆停业整顿;涉事副所长葛伟被免职,连同公安局副局长、文旅局执法队长等5名公职人员被追责。打人者最终支付9000元赔偿,与最初的“500元”形成巨大反差。

  这份处置看似严厉,却暴露出基层治理的深层问题。泾县在通报中承认,此事“严重损害旅游形象”。2024年,该县旅游收入高达113亿元,占GDP比重65%,已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旅游百强县”。文旅舆情传播快、情绪化、易上热搜,当拳头砸向游客,恶劣影响不可谓不重。

  然而,比拳头更伤人的,是公共资源沦为商户“私有领地”的霸道逻辑。“不就餐不让停”的潜规则,在此事中暴露无遗。这种将公共车位占为己有的行为,在“景村交融”的桃花潭并非孤例。当地村民私设竹筏、倒卖门票的黑色产业链早有“前科”,此次暴力事件不过是“公共资源私有化”逻辑的又一次爆发。报警换来拉偏架调解,本质是混淆是非、纵容违法,模糊施暴者与受害者界限,导致游客的信任碎了一地。

  此类乱象非泾县独有。搜索可见,多地发生过餐馆霸占公共车位事件。旅游区停车位是稀缺资源,直接影响客源争夺,矛盾尖锐。这暴露出景区规划管理中的通病:产权归属模糊,公用停车场闲置或不足,私占耕地停车现象横行;部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时,商户与游客往往陷入互不相让的困局。

  事后的追责值得肯定,但真正的解药不在舆情平息后的重拳,而在于日常治理的刀刃向内。若派出所最初就依法认定围殴性质而非拉偏架调解,若市场监管部门能及早查处“不吃饭不准停”的强制行为,怎会闹到全网哗然?根治沉疴,需要超越应对舆情的决心。四岁女孩的哭声终会淡去,但景区公信力的裂痕愈合需要更久时间。我们必须追问:让停车位真正回归公共属性,让调解书承载法律应有的尊严,接下来,当地准备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