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研究过的。所谓整夜有梦,也许完成只在几秒钟。梦里那种天长地久、山重水复的感觉,折算下来,不过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
醒来,还能记得几分,这梦,大概就发生在将醒之时。
忽然醒来,幽幽起身:眼皮半抬不抬,神游似的;掀一角窗帘,就已得知这日是晴还是雨;鸟鸣,早有几粒掉进耳中,有人用好不好听来形容,还是不必了吧——话里有话,是很考验听众的一件事。
是该抖擞振作,结结实实清醒过来了吧?
哦,也还不必,是休息日呢!时间尚早,更无紧要的事。那就倒头钻回被窝,得一个美妙的回笼觉。
回笼觉里,最易生梦。多半也因回笼觉短,匆匆乍醒,梦事还没走远,到底留住些印象。回笼觉浅,似睡似醒,睡醒相接,睡得不会那么死沉。梦外有些动静,隐隐似有察觉,是风拍了门,是猫摔了杯,是谁说了一句话……听觉都有了捕捉。梦里,另一个空间的故事也在进行,真切又分明,还在继续,还没结束。梦里梦外打成一片,虚实两个世界,都在那里,并行并存。
纵是回笼觉短,给人也总是酣畅与漫长的感觉。那是梦的原因。
一声突响,戳破泡沫般的梦。梦醒了,人还带着梦里的疲惫。梦是假的,梦里却有真的疲倦。
“庄生晓梦迷蝴蝶”,人人好奇为何是蝴蝶,我曾一度纳闷,怎么偏偏是晓梦?非晓梦,不成蝶?夜梦、白日梦可不可以?
去问庄子或者义山?其实也不必。经验也许就藏在回笼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