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高耸运转,机器轰鸣不断。眼下,武清各大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建设者们全力冲刺“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在京津产业新城高村数智创新园,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北区)建设正酣。530多名中建五局建设者穿梭于工地,专注进行智算中心钢筋绑扎、模板搭建与混凝土浇筑作业。为确保工程进度,工地实施两班倒制度,24小时不间断施工,誓要实现8月智算中心主体封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算力项目,该产业园占地117.19亩,总投资44.75亿元,北区后续还将开展机电及设备安装,未来建成后将有力推动京津冀数据产业协同,赋能产业升级。
另一边,位于京津产业新城武清开发区的清润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套水下作业机器人项目同样热火朝天。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的建设者们,有条不紊地吊装钢梁、焊接构造柱。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的100余名工作人员,正全力推进19169平方米厂区的钢结构安装和综合站房二次结构施工。项目规划的海洋环境模拟水池,建成后将成为可变水深的综合调试设施,为UUV、ROV等设备测试提供国家级试验场地。
不仅工业项目加速推进,交通民生工程也快马加鞭。京津塘高速公路大王古庄出入口1标段施工现场,100余名工人正抢抓施工“黄金期”,紧张开展路基、路面及桥梁工程建设。该工程全长1.53公里,投资15148万元,预计年底建成通车。项目负责人表示,将优化施工方案,严守安全质量底线,打造精品工程。
这一出入口的建成意义深远,不仅能完善区域路网,让武清北部片区居民15分钟直达高速,还能强化区域外联,带动周边产业扩张,加速京清汽车产业园发展,推动大王古庄、城关等城镇迈向城市化新进程。
从算力基建到智能制造,再到交通升级,一个个项目的加速落地,正汇聚成推动武清发展的强大动能,助力天津这座城市向着更高目标奋勇前行。
记者 穆德旺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