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90多年前美国“关税战”是如何搞崩世界经济的

日期:05-29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胡佛 (资料图片)

  有这样一位美国人,在从政之前曾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他曾大肆提升世界各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关税,一度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持久的动荡和衰退之中……

  行文至此,或许很多熟悉美国历史的读者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对,他就是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共和党的“铁桶江山”和胡佛的错误选择

  谈及美国的政治格局,共和、民主两党分庭抗礼似乎是共识。但其实在南北战争后,代表北方工业资本的共和党曾对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民主党长期保持着压制状态。自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至1920年美国总统选举前夜,共和党在14任总统选举中占据了10席,民主党仅占4席。

  出任美国商务部长期间,胡佛以“居者有其屋(Own Your Own Home)”为口号,大力推动美国的房地产发展,并推动美国国会出台了“模范统一车辆法”和“模范城市交通条例”,为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大开绿灯。这些成就也令其在美国国内声名鹊起,一度被誉为“美国历史最好的商务部长”。而这些赞誉也成为胡佛角逐美国总统的重要政治资本。

  尽管共和党内的很多政治派系并不看好胡佛,但长期以来的媒体曝光还是令胡佛在1928年的大选中无往不利。可惜,他的好运气似乎随着其顺利入主白宫而化为了乌有。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开盘股市就下跌,这场股市大暴跌,也被称为“黑色星期四”。随后以10月29日为标志,美国和全球经济进入了“大萧条”时代。

  尽管身为总统的胡佛迅速采取了举措救市,但经济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影响,显然不是再吹一个泡泡便能解决的。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经济环境,胡佛采取了一系列自以为有效的措施。

  如胡佛一再要求全国工商界巨头公司率先垂范,以福特汽车、通用汽车、杜邦化工为首的大公司不许降低工资水平,不准裁员。但是,企业的产品销售不出去,工人工资还不准下调,又不准裁员,企业只有倒闭。其次,胡佛也尝试着给富人加税,如高收入人群的税收从25%增加到了63%,这又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再次,胡佛计划通过以工代赈,大兴政府工程来解决就业问题,胡佛大坝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兴建的,但是其作用仍然是杯水车薪。

  在各个方向的努力都陷入困境之后,胡佛不得不听从共和党元老们的意见,开始推动由来自犹他州的国会参议员里德·斯姆特和来自俄勒冈州的国会众议员威尔斯·C·霍利共同提出的关税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其实,《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早在1928年就被提出了,不过当时的背景是犹太和俄勒冈这两个农业大州试图通过提升农产品关税来保护美国农民的利益及回应农业利益集团的压力。而胡佛之所以迟迟没有批准,也是因为当时的美国经济依旧处于上升通道,贸然提升关税只会扰乱正常运行的经济环境。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大萧条”的背景之下,胡佛和共和党急需转移民众的关注焦点,将国内经济日益恶化的锅甩到国外。

  于是乎,尽管包括保罗·道格拉斯、欧文·费雪等著名学者在内的千余名经济学家向总统提交了请愿书,请求总统不要签署该法案;国际社会有38个国家的政府向美国提出了正式抗议,警告美国它们将采取报复措施;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认为这个法案是个“愚蠢的经济政策”,并且在白宫花了一整个晚上力图说服胡佛总统否决该项法案……但是都于事无补。

  1930年6月17日,胡佛总统还是签署了该法案,导致超过20000种受保护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达到53%。该法案通过之后,世界上多个国家立刻提高关税或者采取其他反制措施。例如当时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加拿大政府立即宣布反制措施,对从美国进口的15种商品征收3倍关税;法国基本上将美国的进口商品全部拒之门外;意大利80%的进口汽车来自美国,意大利政府对美国进口汽车加倍征收关税作为报复手段,使得美国汽车业的损失尤其严重;大英帝国及其殖民地国家则通过建立优惠关税安排机制规避该法案带来的冲击……简言之,其他国家反制措施的出台很快使得美国的对外贸易困难重重。

  “关税法”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由于其他国家通过设立自己的关税壁垒来报复美国,导致1929年至1933年间世界贸易总量暴跌。此外,阻止其他国家的物品进入美国市场,导致那些国家难以偿还它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美国欠下的贷款。加上美国于1930年又对贸易进行了限制,销往美国的商品数量也越来越少。为保护各自公民的利益,各国偿还给美国的资金也不断减少。削减美国的对外贸易,意味着国际借贷资金流被削弱了。

  到1930年末,借贷困境终于酿成恶果。该年的最后两个月里,由于银行系统出现问题,总额庞大的存款陷入危机,其中不仅包括上一年延期兑付的存款,也包括新近到期需要偿付的资金。然而,恐慌并未就此结束,美国银行系统崩溃的趋势继续恶化。

  此前股市崩溃便已沉重地打击了美国银行业。一些银行为清偿延期支付的存款而贷款;另一些银行持有的海外资产则成了坏账,原因在于美国停止了海外贷款,而债务国因此往往难以继续履行还款业务。然而,最为重要的是,银行之所以受到重创,是因为他们的客户受到了重创,因而再也不能偿还贷款或者为储蓄账户增加新的存款。众所周知,贷款利息和新增存款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收入枯竭,银行就无法向自己的债权人支付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银行不得不倒闭关门。

  1931年6月,胡佛转而决定阻止信贷崩溃形成国际连锁效应,宣布对政府间债务提供为时一年的延缓偿付期。延期偿付计划或许延缓了国际金融进一步崩溃,却不能为美国民众提供任何能够即刻见效的援助——美国国民的失业率还在进一步恶化……

  虽然胡佛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在努力振兴美国经济,之所以收效甚微,完全是因为大环境的恶化。但此时已然从病痛中振作起来的罗斯福却以纽约州州长的身份对其发出了强烈的批评,并在1932年的选举中让胡佛总统也跟着普罗大众一样失了业。

  罗斯福的成功当选,为美国开启了一个民主党全面崛起的时代。但他全面左转的经济政策也并未能迅速改变美国的颓势。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的大萧条可能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尽管这句谚语在西方早已人尽皆知,但恰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总结的那样:

  “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学不到任何教训。”

  赵恺(资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