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智驾险”能给消费者兜底吗?

日期:05-29
字号:
版面:第11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智能驾驶已然成为汽车领域新老玩家的“必争之地”,其相关保险问题同样备受关注。日前,部分新能源车企与保险机构展开合作,陆续推出智驾相关服务权益。

  记者走访多家汽车4S店发现,当前智能驾驶保险仍属于少数汽车厂商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附加险种,主要聚焦于智能驾驶场景下车辆事故的赔付问题。部分新能源车企将智驾险作为新车主权益免费赠送,也有车企推出智驾险,供新老车主自行购买。不同车型的智驾险保费差异显著,低至每年200多元,高则达数千元,最高赔付金额可达数百万元。

  一位4S店销售人员表示:“司机在使用智驾辅助功能时发生意外,无需动用商业险,可通过智驾险单独理赔,该险种仅保障智驾过程,但不能替代商业险,二者属于叠加关系。”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作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之外的附加保险,智驾险尚未引起大多车主重视,尤其是新车主更关注车辆本身。不少车主认为,购买交强险和商业险已足够应对事故风险,额外购买智驾险属于不必要开支。同时,他们对智驾险在保障范围界定、责任划分等方面存在疑虑,期待进一步明确与规范。一位车主坦言:“普通车险基本能解决事故问题,智驾险对我用处不大,没必要多花钱。”

  不过,也有部分车主对智驾险持积极态度。“未来汽车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智驾险就是多了一份保障。”一位关注智驾险的车主表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12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42.7%,4月份该占比更是接近一半,达到47.3%。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车企纷纷加码智能化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将催生巨大的保险需求。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刘翠表示,“智能驾驶保险主要评估智能驾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责任主体从传统的驾驶员,延伸到车企、智能驾驶系统开发商、传感器供应商等多方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智能驾驶多为辅助驾驶,智驾险主要是对传统车险的补充。在人机共驾模式下,智驾险的责任认定仍是一大难题,还有赖于法律、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刘翠提醒消费者:“购买智能驾驶保险前,一定要仔细研读合同条款,特别是车企免责条款、保险除外责任,同时明确保险涵盖的智能驾驶功能和场景范围。”

  记者 朱亚松 宛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