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老乡亲”孙菊仙的献艺筹款和各界人士的解囊相助,天津广智馆的扩建款项终于得到落实。由此,扩建工程也逐渐提上日程。1937年3月,由广智馆董事会常务董事、著名建筑师阎子亨完成设计图纸。1937年3月2日的《大公报》以《天津广智馆将建新馆址,由阎子亨设计绘图》为题进行报道,文中写道:“该馆经费除一部由绅商捐助外,余由河北省教育厅、津市教育局、天津县政府按月补助,共约六百余元。近期现有馆址破旧,且不敷应用,拟以历年经费积余一万余元,改建新馆址一所。推由该馆常务董事阎子亨设计绘图,业已绘竣,俟交董事会审议后,即可鸠工兴筑。”
阎子亨(1891-1973),字书通,天津人,中国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建筑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12年毕业于南开中学,1918年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取得学位。回国后投身建筑事业,创办“亨大建筑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工程司”),成为天津本土建筑设计领域的先驱。
阎子亨创办的“中国工程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坚持本土化设计理念,与外国事务所竞争,主导了天津城市风貌的现代化转型。他在天津设计建筑百余处,如南开中学范孙楼、寿德大楼、茂根大楼、元隆孙旧宅、永定里、久安大楼等,都是其代表作。这些作品多为现代风格,融合了中西合璧的设计特色,展现了天津近代建筑的风貌。
在抗日战争期间,阎子亨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保持了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他出任天津工务局局长,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天津市、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务,为天津及中国建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教育方面,阎子亨长期兼任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天津工商学院教授,培养建筑人才,推动建筑工程教育。
同时,他还是天津广智馆董事会的董事。1933年,被推选为董事会常务董事,并在1935年连任。因此,其为广智馆设计建筑图纸,也是顺理成章。
可惜的是,广智馆的建筑图纸于1937年3月设计完成。但仅仅4个月后,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7月30日,天津沦陷。局势动荡,扩建计划被迫搁置,未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