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津浦线与天津今昔情

日期:05-28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末民初兴建的津浦铁路曾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干线,北起天津北站,南至南京浦口,全长超过1000公里。津浦铁路建成后充分发挥了客货运输作用,带动了沿线华北、华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津浦线与天津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出版的《清末民初铁路史料选编》记载:容闳于1898年1月向总理衙门递交《兴筑津镇铁路条陈》,包含 22 条章程。1908年1月,清廷与英德签订《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同年6月,天津北段首先开工,至1912年11月津浦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仅用四年多。津浦线在徐州与陇海线交会,打通了中西部走廊,促进了民国时期的铁路运输。

  作为津浦线的北端起点,天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08年3月,津浦铁路北段总局在津成立。6月30日,津浦铁路北段开工修建。为解决修路器械和材料的运输供应,先修建了由静海良王庄至陈塘庄的支线铁路25公里,为垫路基开挖了一条南围堤河即今复兴河。天津总站的选址曾引起诸多纷争,最终由津浦铁路督办大臣徐世昌拍板设在北站并建西站。1910年12月,津浦铁路天津段率先竣工。

  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后,天津成为连接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交通枢纽,加强了天津与华东地区的联系,促进了物资流通和工商业繁荣。西站周边崛起颇有规模的仓储区,德商洋行在此设立棉花仓库,华商永利碱厂通过铁路专线直连塘沽码头,形成“北棉南运、南碱北输”的格局。铁路还催生了新型工业,金城银行收购北洋纱厂,依托铁路,棉纱直运上海,产值倍增。陈塘支线铁路聚集了许多仓库厂房,形成煤炭中转基地和临铁路工业带,鼎盛时期有工人10余万。地处西沽的火车修理厂承担了津浦线近八成车辆的维修,后改为天津机车车辆厂。

  与此同时,津浦铁路推动了津门城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南来北往的人带来不同的文化、风俗和思想,促使城市更加开放、多元与进步。1912年,孙中山首次经天津北站北上发表“铁路救国”的演讲。1930年,梅兰芳乘火车经天津西站南下巡演,将梅派京剧艺术带到上海。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一书中回忆:“天津西站的包子铺热气腾腾,笼屉刚掀开,香气便飘进车窗。”铁路也是文化传播的纽带,促进天津形成“南北通衢,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

  1949年7月1日,解放军铁道兵迅速修复被炸毁的淮河大桥,使津浦铁路继续发挥战时运输作用。196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津浦线与沪宁线贯通,成为京沪线铁路的一部分。

  当年的天津西站主楼为三层砖混结构,采用红瓦坡顶、老虎窗和石材立柱并设有钟楼,具有德式古典建筑风格,是我国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车站建筑。2009年,配合西站改扩建工程,老站房主楼实施整体平移工程。2013年,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经改造成为“天津铁路博物馆”,是西站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景观建筑。另外,长52米多的北站天桥也是国内保留下来的唯一木质天桥,具有独特的铁路文物价值。一百多年后,天津利用陈塘支线建成全市第一个绿道公园。园内保留和整修了路轨、站台、火车头等,人们在绿树成荫的步行道上漫步休闲健身,顺便得到铁路文化的熏陶,多了一份抚今追昔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