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希腊商人的天津往事

日期:05-27
字号:
版面:第24版:天津卫       上一篇    下一篇

  法租界中街的协和烟草公司。

  小东牌烟标

  协和烟草公司注册的骆驼牌卷烟商标。

  

  2012年4月,在鲁迅于上海居住的拉摩斯公寓内,发现了一封外文信。这是一封什么信件,其辨识过程被上海《新闻晨报》连续报道,最后确定是寄给在天津的希腊正昌烟草公司的信。经查阅资料、联系后人,发现正昌烟草公司是希腊人卡纳拉基斯兴办的。然而,报道却止步于此,未对卡纳拉基斯家族在津生活、经商历程进行深入追溯。

  近日,笔者发现了一些新的资料,结合这封尘封百年的外文信件,为您解读希腊卡纳拉基斯家族在天津的传奇篇章——从奥斯曼帝国的烟草危机到天津租界的商海浮沉,这个家族是如何以卷烟叩开中国市场,用西餐征服京津名流,却又在战火与时代更迭中黯然退场的。通过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商业史话,为您再现近代天津中外交融的独特风貌。

  希腊人津门创业

  旧时,在天津英法租界的中街(今解放北路)有三家希腊人开设的烟草公司:正昌、协和与普罗斯。

  烟草是希腊的传统产业,著名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就是以烟草发家的。希腊曾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883年,奥斯曼帝国建立了国家烟草垄断机制,约300家希腊烟厂面临关停。为了保障英国市场的供货,许多经营者迁到埃及,首次实现了埃及原料的香烟在全球的流通。

  希腊人卡纳拉基斯早年带着三个继子在也门开采海绵,后来又到埃及做过烟草生意。卡纳拉基斯的儿子墨蒂卡斯最先来到中国,发现希腊卷烟在中国人和当时的在华外国人中极受欢迎,便写信给哥哥斯塔马迪斯,让他也到天津来。此后,卡纳拉基斯带着三个继子在天津从事烟草生意。

  英法中街的三家希腊烟厂,以协和烟草公司最早。据资料记载,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法租界中街22号开设,制作雪茄,也制作手工卷烟。宣统二年(1910),天津正昌烟草公司成立,营业所设在法租界中街,卷烟厂设在巴黎道(今吉林路)。普罗斯是一家手工卷烟工厂,规模较小,开办于1913年。三家中,正昌烟草公司规模最大,在当时的天津烟草业中仅次于英美烟公司、东亚烟草公司,位居第三位。希腊人经营的这三家烟草公司,传说由卡纳拉基斯家族的三个兄弟分别经营。正昌烟草公司老职工中流传一句顺口溜:“穷正昌,富协和、不穷不富是普罗”。

  正昌烟草公司的卷烟工厂分为主楼和后楼,均为两层楼,卷烟生产在主楼一楼和后楼,包括制丝、卷烟、包装等工序,有职工近300名,每日生产能力25大箱(5万支)。正昌公司除经营自己生产的卷烟外,还售卖进口雪茄及卷烟。

  香烟进贡紫禁城

  希腊人早期在天津生产带烟嘴的卷烟,烟标也很有特色。但在收藏界中,天津早期的10支硬纸卡标十分稀少,原因是正昌公司通过经销商北利华烟行向消费者赠送卫生铁盒,这种铁盒可装50支香烟,并在广告中宣传用铁盒换香烟的好处,铁盒附有铝箔衬纸,能保证香烟不干燥,而且铁盒能被回收,为烟厂重新使用,节约了一些成本。

  清代末年,卷烟属于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顾客主要局限于高消费人群,普通百姓难以接触。慈禧太后喜欢吸食水烟,后对卷烟感兴趣。她认为卷烟比水烟方便、时尚、有品位。她经常收藏外国使臣进献的卷烟,并且让宫女们学习如何用纸卷制卷烟。

  协和与正昌两家公司诞生于清代,他们在天津生产的卷烟被作为地方向朝廷进贡的贡品。笔者在故宫博物院亲眼看到直隶总督进贡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卷烟,其中有协和烟草公司生产的“理想”牌手工卷烟,铁盒100支装,每支烟都配有精制的烟嘴。虽然是手工制作,烟支却十分精美。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了天津正昌烟草公司生产的“皇冠”牌(天津人俗称“红帽”)50支装铁盒卷烟,烟支长67毫米,每支烟均有8毫米的金边,是防湿用的,俗称“金嘴”香烟。据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商标是外文,最初以为是舶来品,后来才清楚是外国人在天津生产的卷烟。

  烟标的东西文化

  正昌、协和与普罗斯三家烟草公司各有各的品牌。普罗斯生产“普罗斯”高级手工卷烟;协和生产“特别”“55”“理想”“龙凤”“燕美人”等牌号;正昌牌号最多,有“红帽”“僧帽”“狮子”“大六六”“大开比”“公主”“14”“吉金”等。如“理想”“普罗斯”表现了希腊和埃及的古代文明。希腊神像、埃及金字塔、沙漠与骆驼凸现在图案中。款式有10支装、20支装、50支装、100支装。

  正昌也设计了不少中国题材的烟标。在20世纪20年代,以戏剧名伶为图案的烟标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美女烟标热。领头雁,公推上海华成烟草公司1925年出品的“美丽牌”香烟。该烟标以轰动上海滩京剧《失足恨》的女主角吕美玉为形象,并引发了一场侵犯肖像权的官司,轰动一时。当时正昌烟草公司也生产了一款10支卡的“小东”牌烟标,图案是京剧老生演员孟小冬的便装照。孟小冬最初在上海登台,戏路以高嗓老生为主,后经名家建议,北上投师,先至天津,客居新天津报社,苦练基本功。艺业大进后,终成一代名伶,时以“冬皇”而闻名。“小东”牌香烟,得到当时粉丝的追捧,着实让正昌烟草公司发了财。此外,正昌还推出了“新娘子”“双美女”“女英雄”等美女烟标,还印制了大量美女画片。这些画片大都取自《封神榜》《红楼梦》等传统戏剧题材,还有时装模特和电影明星的照片。

  跻身西餐成新贵

  民国以后,天津西餐业十分兴盛,但正宗的西餐较少。卡纳拉基斯在烟草业获利后,开始谋划在天津开设西餐厅。

  卡纳拉基斯发现德国人起士林在法租界中街经营的西餐十分红火。1913年,当起士林迁到德租界成立起士林·巴德西餐厅后,卡纳拉基斯就利用原址开设了一家正昌饭店,附设咖啡馆及洋点心铺(位于法国工部局旁边)。卡纳拉基斯家族华丽转身,又成为天津餐饮业的佼佼者,其售卖咖啡、西餐、点心、糖果、汽水、饮冰等商品,成为与起士林·巴德比肩的天津头等西餐厅。

  正昌饭店以“西餐专家”为标榜,为适应人们的新鲜感,抓住回头客,每日更换精美的菜肴。人们分析正昌西餐的成功,主要归结为三点:一是正宗,聘请了著名的法国厨师;二是地点适中,早期的中街处在法租界商业中心;三是价格公道,所有菜品比其他西餐厅便宜。正昌饭店设有单间与雅座,在天津的许多外国商人和中国达官贵人经常在此聚会,每天在饭店吃午餐的各国商人络绎不绝。

  正昌的洋点心铺也十分出名,经营各色西洋糕点、洋酒。其中进口糖非常新颖,有鲜果子糖、法国石子糖、酒心巧克力,用图案精美的美术铁盒包装,十分诱人。此外每逢春节,还备有馈送亲友的红色礼盒。传说末代皇帝溥仪带着婉容经常光顾,每次购买许多西洋糕点和进口盒糖。

  天津正昌饭店生意兴旺,卡纳拉基斯又把目光转向北京。1926年,他在北京崇文门大街南头开设北京正昌饭店。北京的西餐馆不少,如北京饭店、六国饭店等,菜品虽然正宗,但价格过高,许多人只能望而却步。而正昌饭店物美而价廉,开业第一天,就顾客盈门。随后,又扩充经营范围,增加精制咖啡、品种多样的小吃,花样繁多的糖果,还售卖进口及正昌生产的卷烟。随着交际舞在京城风行,饭店又增设了舞场,使饭店成了娱乐场。

  战火导致产业衰亡

  正昌烟草公司是卡纳拉基斯家族的主业,生产的卷烟属于东方型卷烟(类似阿尔巴尼亚卷烟),原料以产自埃及的香料烟叶为主,主要供应天津、上海、香港、南洋一带的外国人。随着国民政府对卷烟税收政策力度加大,时有罚税、扣税的情况发生,导致工厂时有停产。正昌烟草公司为适应中国市场,开始生产烤烟型卷烟,改用山东烟叶为原料,主要供应京津沪及周边地区。拉摩斯公寓那封信中提到了“山东烟草”,估计是涉及原料采购的内容。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京津沦陷,正昌烟草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后来引入美国商人的股份。1938年,美希合办之正昌烟草公司以100万元转让给伪满洲国烟草公司。被收购的正昌烟草公司计划每月产量由700多大箱增加到1300多大箱。原来的卷烟牌号仍保留,商标沿用“华文正昌、英文加拉杂司”的名称。随着日军推行烟草组合,该公司又被华北东亚株式会社兼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昌饭店被日军接收,卡纳拉基斯家族的西餐业也受到打击。

  抗日战争胜利后,卡纳拉基斯家族曾向国民政府申请收回其烟草产业,遭到拒绝。1946年,原正昌工厂出售给民营,改为亚洲烟草公司。1947年7月,又转让于沈阳太阳烟草公司,更名为天津华阳烟草公司。好在正昌饭店得以收回,虽然恢复营业,却大不如前,后来仅保留了面包生意,俗称正昌面包房,由墨蒂卡斯负责经营,雇佣1名俄罗斯女职员,4名中国籍职员,二三十名工人,生产西点、面包等,1952年申请歇业。

  卡纳拉基斯家族在天津的生意经历了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