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智能化 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日期:05-21
字号:
版面: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我们正经历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纪正昆介绍说,这场革命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等颠覆性技术为驱动,正在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产业变革,更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回顾历史,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标志,解放了人力与脑力。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叠加效应,推动生产力向智慧化跃升。纪正昆提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当前,AI已具备感知、记忆、决策等基础能力,并深度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未来,通过大模型、大算力的突破,通用人工智能将实现“百模千态”应用场景,彻底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建成60余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近千家示范工厂,生产效率提升50%;突破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六基’瓶颈;新能源装备产值居全球前列;C919大飞机、空间站等‘国之重器’相继问世……”纪正昆以一系列数据、事例来证明,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十年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变。通过“五大基础性工程”(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中国在多项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中国制造业规模已占全球30%,41个工业大类齐全,“但大而不强的短板仍需突破。”纪正昆说,通过补链升链等多重手段,中国正加速向“制造强国”目标迈进。

  未来如何?面向2035年,纪正昆认为中国需前瞻性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与未来空间六大未来产业,包括生物制造、纳米制造与工业元宇宙融合,超导材料、光刻胶等“卡脖子”领域自主化,基因编辑、脑机接口赋能高端医疗装备,核聚变、氢能全链条技术突破,深空探测、深海机器人等装备研制。

  纪正昆认为,在智能化浪潮中,中国正以坚实的科技实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