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生灵重情

日期:05-20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古代异类生灵重情的举动,常常使骚人词客们感怀不已,援笔成篇,使后人千古连属,生发同感。

  鸾镜,其典故出自《太平御览》里引南朝宋范泰的《鸾鸟诗序》:古代罽宾国王获得一只鸾鸟,十分喜爱,让鸟鸣叫却不遂愿,于是就给鸾鸟金贵华美的笼子,喂以珍馐美食,但鸟却愈加悲戚,三年来依然不鸣。王的夫人就说:常听说鸟看见同类就会鸣,何不悬起一面镜子来映照?王照做了,鸟一看到镜中的同类就立刻发出凄厉的鸣叫,悲哀的声音直冲九霄,紧接着鸟一冲而起,瞬间气绝身亡。范泰有感而作诗:“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后来这个典故演化出一个成语:镜里孤鸾,比喻夫妇情侣生离死别之情,也用以咏女子妆镜。历代诗人对此均有吟咏。

  “断肠”是古诗词中常用词语。虽源出有二,却意思相同:一是《搜神记》,有人在山里捉了一只小猿回家,母猿随即跟来。此人把小猿绑在院中树上展示,母猿不断做哀求状,而此人却当着母猿的面把小猿杀死了。母猿连连悲痛呼唤,一头撞地而死。此人剖开母猿肚腹,其肠子竟一寸寸碎裂了。二是《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后来,人们便用“断肠”“肝肠寸断”形容极度悲伤或愁苦落魄。

  燕感故人恩。《南史》记载:南朝梁霸城王整的姐姐,嫁给襄阳卫敬瑜为妻,年十六,敬瑜亡,父母舅姑要将她再嫁,她誓不答应,并将自己的耳朵割下置于盘中为誓,这才作罢。她的住处有燕巢,燕常双飞来去,后忽然孤飞,她感慨其独栖,就以红缕系燕足为记。后岁此燕果然又来,犹带着红缕。她便作《孤燕诗》:“昔年无偶去,今春犹独归。故人恩既重,不忍复双飞。”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决绝悲美的词句流传甚广,它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的开篇三句。其有感人心扉的真实故事,是作者年轻时的一次真切经历。原词前有小序:作者在赴太原赶考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见其捕获了一对雌雄大雁,将一只杀了,而另一只虽侥幸逃脱,但却悲鸣不愿离去,最终从空中一头栽下撞地而死。作者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将一双死雁买下,在汾水边寻了一个合适之处,将其双双同葬,并在坟上垒叠了石块,称为雁丘。同行的人均为之感动,纷纷赋诗作词,作者自己也写了一首《雁丘词》。

  作者感叹:“……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决不会死后仅化为一抔尘土,其情魂将与世长存。现在给它们立一个坟冢,以使万代千秋的后人,寻访这双大雁的坟墓,来歌颂其忠贞的精神,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作者元好问的一个好友李治,也感而和词一首。其中有“霜魂苦,算犹胜、王嫱青冢贞娘墓”之句。一抔雁丘要比古代美人王昭君、以死守身的唐代歌伎贞娘墓更为高洁芬芳,真是一曲为另类生物生死爱情的极高的赞歌。

  千古万代,情为主宰,不仅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此,凡天下生灵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