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鲁迅故居买书记(3)
有几个书架,是“鲁迅专架”,有《鲁迅全集》的数个版本,其中的两个版本,已是绝版了;还有一些近年来鲁迅研究的专著,有本黄乔生馆长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氏三兄弟》,装帧很漂亮,是张胜设计的作品。
鲁迅书店还有不少“星汉文章”的作品,其中书店入口处的展台上,便有一册“星汉文章”为孙郁先生出版的《鲁迅书影录》。这本小书,承建新相赠,后来又请孙郁先生题写了跋记,作为留念。但实在没想到,“星汉文章”最终没能坚持下来。星汉出版的一些著作,却是很有价值的。这次在鲁迅书店,见到星汉出版的“孙犁集”六种、“莎士比亚悲剧”四种、《鲁迅先生写真集》等,都是装帧别致,也十分漂亮的;还有建新之前在河南文艺编辑的“汪曾祺集”十种,是建新和张胜合作的前奏,堪为当下文学作品出版的典范。“星汉文章”出版的这些书,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见到和买到。这次我在书店就看到了朱金顺先生的《新文学史料学》,这是一册很小众的学术著作,但却在“星汉文章”出版了。其实,当下研读现代文学,或者买新文学书籍,乃至写新文学书话,朱先生的这册书都是十分值得一读的。我们有时对于自己看到的事情,难免一惊一乍,其实便是眼界不够开阔,乃至对于一些基本知识体系掌握不够所造成的。“星汉文章”的书,建新多赠我。这次在鲁迅书店,买了这册《新文学史料学》,以作纪念。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二〇二三年五月十七日修订
我与布衣书局(1)
黄裳曾有写贩书人的计划,并陆续写过几篇,诸如《老板》《记郭石麒》《记徐绍樵》等。但这个系列没有继续下去,或许相对藏书家来说,贩书人的文章比较难写,但亦有其价值。在《记郭石麒》的文章中,他写道:“在上海买书十年,相熟的书店不少,其中颇有几位各有特点的书友,事后追忆,颇有记述的价值,不但是书林掌故,他们的工作,对保存文化的贡献,也是难以忘记的。”又在《记徐绍樵》中,写道:“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多年来典籍流散都离不开这些中间人。”我读黄裳的这几篇文章,认为都是文情俱胜的佳作,但不如他写著名学者和藏书家的文章有影响。我虽然不像黄裳那样常跑古旧书店,但在京城买书也快二十年了,去过很多的书店,也认识几位书店的老板,但最相熟的,可能还要算是布衣书局的老板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