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传统相声《卖估衣》正演到热闹之处,幽默的语言和“吃功夫”的传统吆喝,考验着演员的功力。台下的观众笑在脸上,关键时刻鼓掌、叫好儿。这个情景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经常见到,不过,这一次却是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课堂上,学院教师张尧、王惟智妙语连珠的现场示范,面对的也不是本校学生,而是来自港澳地区的青年学子。
近日,40余名在京津冀三地学习的港澳学生来到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曲艺体验课。通过观赏传统曲艺表演、学习曲艺知识、参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学生们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欢声笑语中架起地域文化交流的桥梁。
学院曲艺系教师张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曲艺基础知识、天津曲艺发展历史及表演技巧。为了让课程内容轻松活泼又有直观感受,张楠老师还找来了得力的“助教”——曲艺系的老师和学生,把讲台变舞台,快板儿、相声现场表演。很多来自港澳地区的学生是第一次系统了解北方曲艺的独特魅力。
光听不练不过瘾,那看似挺简单的七块竹板儿,打起来是什么“动静”呢?在互动环节,学生们都想试试自己的“手劲儿”。只不过,快板儿在两只手上总是不能合拍。于是,老师们手把手地指导大家调整手势、把握节奏,还得加上些步伐配合……学生们练得认真,也时不时因为节奏“乱套”而笑声不断。现场气氛非常欢乐。除了快板儿学习,现场还设置了充满挑战的绕口令环节,大家一起练练嘴皮子。
曲艺是天津的文化名片,青年学生来到培养曲艺人才的学府,沉浸在浓厚的曲艺文化之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还能增长才艺,也建立起多地青年人的友谊。天津艺术职业学院还将持续打造曲艺“非遗”体验特色课程,让更多青少年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记者 任悦
图片由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