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作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献礼之作、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是继《长城》之后,天津交响乐团再次锐意推出的气度恢弘的原创交响乐作品,成为当下交响音乐艺术中不可多得的高品力作。
这部由军旅作曲家杜漠创作完成的交响乐,以不同乐器音色的对抗、不同音响力度的并置,营造出血色与星光交织的历史空间,构筑了战争叙事的双重维度,宣泄着华夏民众斗争的意志与情感,用音乐去解读历史。
全曲由五个乐章戏剧性铺陈,每个乐章都令听者获得非凡的触感。第一乐章《军旗飘扬在崇山峻岭间》采用动机延展的创作手法。音乐在铜管声部不断叠加和定音鼓压迫性节奏的映衬下,小号奏响了嘹亮的军歌主题,呈现出崇山险峻中高高飘扬的“战旗”之威。第二乐章《离别的前夜》?则以小提琴协奏的方式,深切表达了亲人离别时的不舍情,构建了集体记忆的情感锚点。第三乐章《向前,向前!》?,将有力的军歌主题作为素材,不断在小军鼓机械化节奏型演绎下与铜管声部卡农式推进下,复刻战场的时间畸变体验,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斗志与力量。第四乐章《愿和平》的?音乐情调温和典雅。乐曲中所呈现的“东方红”旋律,表达了民众对和平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英雄们崇高的敬意与缅怀之情。末乐章《解放,为了民族的希望》?采用现代微分音创作技法。全奏的《义勇军进行曲》主题,在长达近三分钟的持续强奏下将音乐推向高潮,展现出胜利时刻的到来以及对英雄们的颂赞。
《战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妙的主题变奏技术,更在于它用交响乐形式完成了战争记忆的当代转译,实现了战争母题从历史回响到当代思辨。这种结构创新不仅拓展了主旋律作品的表达维度,更在声音时空中建立起纪念碑式的记忆场域。
这部力作,在著名指挥家张海峰和天津交响乐团艺术家们的生动演绎中,令广大听众内心为之震颤,产生共鸣,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