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小满的密码

日期:05-19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江南细雨霏霏,北方麦浪翻涌。当太阳行至黄经六十度,天地间悄然氤氲起温润的气息。欧阳修笔下“最爱垄头麦”的时节,以独特的韵律叩响二十四节气的第八道门扉。小满,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节气,既是大地的生长密码,也是生命的哲学隐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道出了这个节气命名的精微要义。此时,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开始灌浆,籽粒初盈而未熟,恰似少女将笄未笄的娇羞;而长江流域的稻秧,正在水田里舒展筋骨,翠色欲滴的叶尖挂着晶莹的露珠。农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此时的雨水有如天公执笔,在江南的水墨长卷上,点染出层层涟漪。岭南的荔枝树绽开细碎的白花,而巴蜀大地的枇杷已结出青果。在这个时节,天地万物都积蓄着破茧成蝶的力量。

  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细致入微,将小满分为三候: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冀中家乡的老人们仍记得“苦菜当粮”的旧事。此时田间地头的苦苣抽出淡黄的小花,可采来焯水凉拌,化解暑气初生的燥热。而喜阴的荠菜、茵陈渐次枯萎,让出阳光给正在抽穗的麦苗。明《群芳谱》记载:“麦至是而始可收,故曰麦秋”。这里的“秋”字用得极为玄妙,既指代收获的时令,又暗含成熟的气韵。农人拄锄远眺,看麦浪随风起伏,侧耳聆听麦粒在颖壳中轻轻鼓胀的细响。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这句江南农谚勾勒出独特的节气图景。在江南蚕乡,正值“缫丝”时节。养蚕人家将蚕室打扫得纤尘不染,妇女们挽起青丝,用三足木车缫制新丝。此时的蚕茧饱满莹润,抽出的丝线能泛出珍珠般的光泽。而水车也在河渠边吱呀转动,将水引入稻田,与插秧的号子相应和。在岭南地区有着“送水车”的习俗,村民们用竹篾扎成小车模型,系上红绸投入溪流,祈求水源丰沛。

  小满节气,在文人墨客笔下化作隽永的诗行。欧阳修在《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中写道:“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田园的丰饶。而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则用色彩的渐变,道出时令的流转。

  二十四节气独缺“大满”,可谓大有玄机。正如《周易》所言:“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小满,是小小的满,是留有余地的满。虽则小满,但还未到收获的时候,只有低下头来,才能更加饱满,日臻成熟。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真正的圆满不在于填满所有空隙,而在珍视当下的拥有。由此引申到做人,还是应谦逊一些。小得盈满,是一种智慧。得到一点小小的收获,有可以把握住的东西,就应懂得满足。正如洪应明所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履盈满者,宜思之。”小满,乃人生的一个参照,将熟未熟,还有期待。为人不宜过“满”,应当虚怀若谷,适当留白。

  天候正小满,每个人的生命中也会有小满的时候。那么,我们是否应从大自然的密码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