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从被“卡脖子”到“世界领跑” 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日期:05-18
字号:
版面:第03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日前,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自主研发的《高铁智能牵引供电系统成套技术装备与应用》项目在历经十年攻关后实现新突破,并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名单中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介绍,在高铁运行中,高铁牵引供电系统面临着复杂环境安全保障、超高速弓网稳定取电、大规模系统运维效率三大世界级难题。

  为解决这一挑战,中国铁设项目团队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国家自然基金、国铁集团课题支持下,历时十余年,围绕安全可靠、智能高效、自主可控目标,攻克了复杂的恶劣环境设备可靠性提升、超高速弓网动态匹配优化、巨系统智能化运维架构构建等核心技术,建立起完全自主可控的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实现了高铁智能牵引供电技术从“零”到“1”的突破,以三大创新重塑行业技术标杆,以创新驱动实现了技术体系和装备性能的双重跨越,支撑我国高铁持续“领跑”世界。

  “在该项目的研究中我们首创了智能化理论体系,构建了覆盖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的全链条技术理论,成为国际首个实现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的技术体系。同时,我们的关键装备性能在国际领先,研制出的智能高压设备、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中国标准自主化接触网等核心装备,将故障停电范围较传统系统缩小了50%,供电恢复时间缩短80%-97%,关键部件寿命提升200%,弓网受流质量超越国际标准80%,从根本上解决系统高效、平稳取电等难题。此外,我们在全流程中用智能化提效赋能,开发了智能建造平台、供电调度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工程建造与运维效率均提升30%以上,推动行业从‘人工依赖’向‘数字智能’转型。”中国铁设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与国际化突破。在国内,京张高铁、京雄城际、津兴城际铁路等重大工程及全国3000座牵引所亭、6000公里接触网应用该技术,保障高铁安全准点运行;在国际,作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印尼雅万高铁成功应用中国标准自主化接触网技术和装备,实现中国高铁核心技术标准首次走出国门。在经济效益方面,该项目累计创造新增收入数十亿元,形成显著产业带动效应。社会效益方面,彻底解决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和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超40亿人次年客运量提供安全高效服务。

  记者 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