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升至15.6%
日期:05-17
党中央、国务院2015年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功能定位。昨日,记者从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获悉,10年来,本市金融业发展质效不断提高,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
据了解,经过10年积累、培育和发展,本市金融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现代金融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存款、贷款规模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关口,金融业增加值由2014年的1390亿元增至2024年的2565亿元,增长84.5%,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14年的8.8%增至2024年的14.2%。今年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保持稳健增长,占全市GDP比重升至1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
2024年,全市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同时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全市设立特色专营机构60余家、推出专属金融产品超100项,去年年末,各类科技创新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0.74%。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103.88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去年全市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8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业务规模占比85%。
养老金融方面,本市发布养老金融手册,汇集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产品51个,帮助市场主体了解融资产品、对接专业人员、获取金融服务。
数字金融方面,支持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发挥全国性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今年一季度,平台在全国促成融资1.1万笔,金额2355亿元。实现数字人民币十六大类应用场景全落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超4814万笔、交易金额超346.2亿元。 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