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东方博物之门》将亮相天津卫视

日期:05-16
字号:
版面:第13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桑志华”(右)穿越到开播仪式现场,和主创共话百年北疆博物院。

  将镜头对准百年前的“博物达人”,聚焦石化的动物骨骼、凋谢的植物花卉和陈旧泛黄的野外考察日志,从中发掘大师的伟业、文化的资源和时代的精神,让件件展品“活起来”,让其背后的科学家重回当代大众的视野和心田。

  在世界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大型纪录片《东方博物之门》开播仪式于昨日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隆重举行。该片是在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光影再现了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走过25年考古之路,并在天津创建北疆博物院的过程。《东方博物之门》将于5月18日、19日、20日每天21:20在天津卫视播出。

  北疆博物院被称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作为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为华夏大地上第一块旧石器时代标本拂去尘埃,从壮年到暮年,这条科学考察之路他走了25年,可以说中国考古百年历史,是从“北疆”写起。纪录片《东方博物之门》总导演宋林轩介绍,该片历时两年拍摄制作,横跨中法两国,跟随百年前桑志华的科考足迹,走进河北泥河湾、宁夏水洞沟、内蒙古萨拉乌苏等地,采访数十位考古、文博专家,搜集诸多从未问世的一手资料,旨在更加贴近史实,以电影化的视觉表达揭秘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德日进等国际学者在华科考历程,重现北疆博物院的世纪传奇。作品也将对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中法两国的友谊和文化交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剑齿虎骨骼变身为动物之王,植物标本开出绚烂的花朵……《东方博物之门》共三集,以6k超高清拍摄,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语言,用AI技术、数字化手段,探求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将北疆博物院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在世界面前。

  开播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表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北疆博物院是天然的战略合作伙伴,我曾数次到北疆博物院参观学习。《东方博物之门》以国际化视野和电影化手法,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宏大的野外场景和专家们的深情讲述,记录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一座有着厚重底蕴和文化使命的博物馆,一段闪烁着深邃光芒的历史,一个个感怀先贤、传承遗产、启迪后人的故事。”高星认为,《东方博物之门》充分显示了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广阔视野与文化担当。

  近年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高擎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用鲜活故事记录时代,用真实影像传承历史,用光影语言沟通观众,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深耕精品。匠心锤炼之下,一大批既有文化深度与艺术创新,又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表达的纪录片佳作,脱颖而出,从屡获大奖的《海河》《走过世纪》《小楼春秋》《曙光》,到饱受赞誉的《色彩中国》《老字号 共潮生》《大美天津》等精品力作,极具天津气韵和审美范式,带领观众在诗意的影像世界中回溯隽永悠久的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东方博物之门》的横空出世,是又一次创新突破的尝试,也是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担当作为。

  记者 王轶斐

  摄影 记者 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