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时30分,马晖推开了家里的落地窗,湿润的空气伴随着鸟鸣飘入客厅,他习惯性地望向小区里面,绿色的树叶轻轻地随风摇动着。在小区对面的公园中,晨跑者的身影已在林荫道上晃动。“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这份‘离尘不离城’的静谧。”作为2016年就入住天津南站片区的业主,马晖觉得这里的生活非常适合他。而随着南站片区的发展,现在有时还会出现早晚高峰堵车的情况,这更让他觉得,自己当初的眼光没错。
双城生活带来时空革命
作为一名主攻商事的律所高级合伙人,马晖的客户很多都在北京和上海,相比天津站和天津西站,他从南站上车前往上海更加便捷,最快4个小时就能到达。而马晖的爱人李女士每周都要去北京总部开会,“坐7点11分从南站始发的高铁,43分钟直达北京南站,9点前我就可以到达办公室,比许多在北京同城通勤的同事还快。”李女士表示,她觉得自己在天津实现了北京的“通勤自由”。
天津南站作为京沪高铁的重要节点,每日70余趟列车直达北京,26分钟抵达天津市区。这种“双城记”的便利,让马晖夫妇在2016年选择定居于此。当初看中这里,就是图它“一脚油门到北京,两站地铁逛南开”,社区门口的地铁3号线能直达天津市的各个角落,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高铁、地铁的双重便捷。
对于马晖来说,经常需要跟客户面对面打交道,南站片区的极佳地理位置,也成了他眼中的加分项。“如果赶上限号那天,我就去拜访外环线外的客户,不限号的日子,我就去市区里,什么都不耽误。”马晖表示,他从南站片区开车出发,去北京、山东可以直接上高速,到市里的西青开发区也只要18分钟,这种辐射能力在市内很难实现。
低密社区里的生态哲学
穿过祥和大道右转进入嘉和路,仿佛进入都市里的桃花源,河滨公园一路之隔就是马晖家所在的小区,片区建筑密度仅为市中心的1/3。这样的居住品质,如果在中心城区,同等品质的房子也许要贵上两倍。相较于他开车前往市区半个小时的时间成本,在马晖看来,选择居住在南站片区就很划算。
马晖介绍说,令他欣喜的不只是居住空间的舒适,更是整个社区的生命系统——雨水花园收集的灌溉用水,从春到秋滋养着各个品种的花草树木,“这棵玉兰树上个月刚开完花,可漂亮了,还有好多树,我开始都叫不上名字,后来在小区里慢慢转悠,认识的树木越来越多,我也成了半个植物爱好者。”马晖笑着说。此外,人车分流,小区内没有机动车乱窜的困扰,也可以让老人和小孩更安全地享受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
“当年朋友笑我住进了‘空城’,现在他们周末都爱来我家小酌。”他喝了一口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巴黎水,感觉浑身的细胞都被激活了,这块曾经被质疑的“荒地”,正用充满呼吸感的生长方式,重新诠释着城市化的人本主义。
家门口惊艳的天津早点
在搬到南站片区之前,马晖一家住在鼓楼的老城里,从小就长着一颗天津胃的他,对于锅巴菜这种地道的天津早点无法抗拒,几天不吃就觉得“馋得慌”。“真素诚的老板过来开店了,我几乎天天去吃,真的是总店的老板,这味儿,全天津绝对数一数二。”有了锅巴菜,让马晖觉得,老城里带给他的最后一丝念想也被掐断了。
沿着祥和大道向北,行驶到宝庆里西区,就到了真素诚张家窝店。这家店开业两三年了,不少附近的街坊都把这当成了固定的早点铺,即使刮风下雨,依然有人排队。甚至,排队的时候,有时还能碰到来社会山国际酒店开会的外地人,各个品种全点一遍,都得尝尝。还有一些游客,从南站下车后发现附近有锅巴菜,也特意来此打卡。“周六晚上和家属决定第二天来天津吃早点,本来想坐车到天津西站然后去西北角,结果两人谁都没发现买的是到天津南站的车票。下了火车后,打车十多分钟就到了这家店,吃到了想了很久的锅巴菜和鸡蛋馃子。”网友Zero表示。“坐高铁从北京南站到天津南站办事,下车先吃点早餐,从网上搜到了这家,只有从小吃锅巴菜的才知道这口有多香,好吃到哭了,谁能体会。”网友rita留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