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2024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成效显著市县级单位表彰名单,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道作为全国18个受表扬的县级单位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级单位,成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河西区桃园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天津市决策部署,以“美丽天津”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创新治理模式,压实责任链条,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跃升,形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河西区桃园街道为天津市传统老城区,街域面积1.09平方公里,绿地面积11.9万平方米,辖区有两座公园(友谊路金融公园、西苑公园),两座口袋公园(达文士楼、连荣里),常住居民4.5万人。
据桃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越欧介绍,桃园街道林长办聚焦“智慧+”林长管理模式,率先打造“空地一体”智慧巡林体系。日间无人机全域巡航与夜间突击巡查形成互补,护绿员地面核查与智能设备协同作战。通过“无人机巡查+护绿员地面搜查”相结合,建立起昼夜协同、人机联动的立体化巡林网络,构建起“天眼+地网”立体防护体系,大幅提升巡护效率,切实消除火灾隐患,林业资源保护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桃园街道林长办积极联合区林长办、区群众绿化科、外国语大学、照耀里社区共同对天津外国语大学内的枣树、皂荚、刺槐三棵古树名木进行巡查管理,拍照记录古树长势以及生长环境等,建立“一树一档”工作台账。“去年我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这棵皂荚树的树干有木屑掉落,经过判断,我们发现是树干内有蚜虫,经过喷洒药物,最终治理了虫害。”昨日下午,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内,刘越欧指着这棵54年树龄的皂荚树介绍说,幸亏当时发现及时,否则蚜虫会对大树造成严重影响。今年4月,绿化管理科同志为学校带去肥料并现场指导校方对古树进行养管,督促校方落实日常巡查责任,多方合力,共同发力,做好辖区内树木的保护工作。
据了解,目前天津建立的是四级林长制,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区、镇、村的主要负责人,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林长。林长制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考核范围。据统计,本市现有古树名木4639株,分布在14个行政区。其中一级古树170株、二级古树537株、三级古树3932株。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保护管理规定,做好树木健康状态日常监测及养管工作记录,每年更新一次古树名木责任人信息和年度生长状态照片,做到台账清、底数明。
文/摄 记者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