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食物的版本

日期:05-15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每个人最初的口味,都是一片空白。先到者为主,驯化了世界上每一副初来乍到的口舌。所谓先到者,不外是童年与故乡。

  包子,故乡曾经没有,或者说无人精通这种食物,自然,我也就没有被这种有皮有馅的蒸食启蒙的味觉。是后来的事了,才知其乃一种古老的食物,最早叫蛮头或馒头,名字里写着北地的性情。面粉与酵母的天作之合,用水和到恰好,隔水坐锅,一盘散沙可以团结得各式模样。一开始是无馅的,可这样的妥协无法让人满意,于是百家争鸣,五花八门的馅都来了。

  瞧一眼人家的菜牌,牛肉包、荠菜包、豆沙包、芝麻包、鲜肉包、豆腐包、灌汤包……好似诗会沙龙门口,挂出来的某位诗人的长诗。

  终于,我接受了这种食物通俗的普遍界定。可我发现,这并非是“包子”的唯一版本。靠近黄河,有个地方,把水饺叫做包子。薄皮有馅,用水煮。临近长江,有个地方,也把一种米面做皮有馅的食物,叫做包子。米面取代了麦面,雪团似的,白得可爱。没有了酵母的画龙点睛,米面以一种朴素、真诚的方式,结结实实包裹着腹中的一切,一个撑起一顿饭。这令我激动不已,虽然谈不上是见识,甚至谈不上是知识。

  当然都尝过“这些异乡包子”。名字亲切,以为是旧相识,实则面目全非。别问我好不好吃,这样的问题,一个人永远无法给另一个人答案。

  我想说的是,有时常识也是动人的。

  古老的食物,没有整齐划一,也没有统一配方,避免了单调乏味。一地有一地的改动,一处有一处的开发,没有像汉堡或者吐司,简单而枯燥,重复而强势,不容更改。我们所在的土地,从不缺少这种想象力,是值得骄傲一番的。

  同一个名字,无需统一版本,同一个版本,也无需统一名字——一物一名,一食一名。消除语言的藩篱、跨越认知的鸿沟,虽然语言存在限制,可是想象永远大于限制。

  古老的东西活下去,正是在于它谦逊地接受——人们对它的改动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