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菏泽,有网友发文称,70多岁的奶奶每天玩手机到凌晨,一测近视2300度,机器都打不出验光结果。很多网友好奇:近视2300度真的存在吗?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很多时候,一些小毛病会很快消失,但有时候,这些小问题也可能是眼睛的健康预警信号。
近视三四千度
并不罕见
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高度近视专科主任医师傅映晖表示,近视2300度当然存在,临床上近视三四千度的患者并不少见。然而,网友的奶奶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超高度近视,她持否定意见,“可能老人本身患有高度近视,或者核性白内障等眼睛器质性问题,才会出现近视度数叠加的验光结果。”
同时,机器打不出验光结果,大概率是受到其他眼病的“干扰”。验光仪器默认眼睛“镜头”是透明的,一旦存在角膜瘢痕、白内障、眼内出血等病变,屈光介质就会变得不清晰,进而影响验光的准确性。傅映晖建议,老人应进一步检查,评估眼底、眼轴以及晶状体(有无核性白内障)的具体情况。
眼睛颜色
暗示健康问题
眼睛,不仅承载着我们对世界的视觉感知,还可能隐藏着关乎健康的秘密。不少眼肿瘤的信号,都是从细微处呈现,包括眼痛、眼红、眼睑肿胀、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在早期,不论哪一种性质的眼睛肿瘤都会出现异物感。此外,眼部疲劳、视物模糊、眼球外凸、眼压升高也是“警惕信号”。
除了眼肿瘤信号,眼睛的颜色通常也被当成健康的“信号灯”。正常眼睑内及两眦红润,白睛瓷白色,黑睛褐色或棕色,角膜无色透明。若发现双目赤红、浊黄、淡白、青黑,就要注意一些健康问题。眼睑红肿,常见于睑腺炎、眼眶蜂窝织炎等;两眦发红,常见于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等;白睛发红,常见于干眼、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而眼白的状态能反映年龄状态,白睛发黄,可能是正常衰老,或者是黄疸首发症状。而黄疸的缘由常见于肝细胞病变或胆道阻塞,也有可能是溶血性疾病。
别忽视器官
求救信号
生活中眼睛的一些常见状态,可能也是“求救信号”。眼皮浮肿常被误认为是睡前喝水过多所致,但其实它可能是身体器官功能异常的信号。急性肾炎患者常在早晨醒来时发现眼皮浮肿,而心脏功能不佳的人则可能从下肢开始逐渐出现水肿,最终波及眼皮。
专家提醒一定不能忽视眼健康,如果出现一些信号,需及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疾病可能性。另外,生活中应科学正确用眼,减少玩电子产品时间,多远眺或做一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疲劳。
(摘自《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