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导演饺子:我不会给自己留后路

日期:05-13
字号:
版面:第23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拿下50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动画影史的奇迹;而在蛇年伊始,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更是“高开疯走”,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两部《哪吒》,不仅赋予哪吒全新的故事,更让大众认识了一位充满毅力和想象力的动画导演——饺子。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从“待业青年”到跻身百亿票房俱乐部,他创造了哪吒的新世界,也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哪吒爆了,饺子老了

  5年时间,饺子的头发白了一半。这5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带领团队一起,闭关制作《哪吒2》。

  5年后,“失踪人口”饺子终于回归。当顶着黑眼圈、咧嘴一笑露出大门牙的反叛少年重新出现的那一刻,人们知道,魔童哪吒又回来了。

  相较于第一部,如今的哪吒有了更深入的自我成长——他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逐渐看清了世界的复杂,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团结各方力量,这些转变也是饺子这几年的成长感悟。

  在技术层面上,饺子带领团队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5年前,《哪吒1》刚下映,饺子就马不停蹄地投身到续作创作中。“我不想让自己停下来。第二部开始着手时,我就下决心要当作最后一部去创作,不给自己留后路。”

  因此光是最初的剧本创作,饺子就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他在乎电影里的每个角色,希望每个人物背后,都有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历程。尤其是反派,更需要展现他们的动机、价值和追求,“因为所有人都将共同构成电影里庞大的世界观”。

  比如申公豹,他不再是单纯的反派形象,而是被赋予了立体的性格和无奈的命运。再比如,四海龙王都各具特色,东海龙王敖光年轻俊美又兼具王者气概,而西海女龙王敖闰妖娆柔美的外表下则隐藏着强大的战斗力。

  文本之后便是制作。因为资金不再像第一部时那样窘迫,饺子这次彻底放开了手脚。开始画分镜时,他就找了很多国内顶尖的分镜师。但分镜师一看到剧本段落,都打起了退堂鼓,这要怎么画?饺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图快,只图好”。每一个角度画好之后,饺子会先给予肯定,但又总会反复问“能不能更好”,不断去达到更极致的标准。

  最终《哪吒2》全片达到2427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就有1948个。超过30个S级特效镜头的制作周期都超过一年,有的单个特效镜头甚至打磨了3年。

  比如,最后妖族和仙族大决战时,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视觉效果,团队选择一帧一帧地画出大部分角色的具体形象。“单个镜头就渲染很多遍,为了‘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效果,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比如,在陈塘关大战的一个铁锁链镜头里,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海底,锁链在水中摇曳。为了达到乱中有序的效果,光制作锁链就耗费了整整一年。而最后,整场陈塘关大战打戏,只呈现了一分钟左右。

  在制作人物表情时,因为很多动画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都犯了难。饺子就成了几乎所有人物的替身演员。《哪吒2》里70%的内容,他都表演过一次。

  “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某种程度上说,信奉“没有捷径只有死磕”的饺子,性格很像哪吒,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他从小喜欢看《七龙珠》《圣斗士星矢》,梦想当漫画家。但高考填志愿时,出于就业考虑,他还是听从家人的意见,考入了国内顶级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学了两年医,饺子仍然提不起兴趣。到了大三,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个三维动画软件MAYA。自学后,他隐藏的儿时理想被点燃。于是,大学毕业后,饺子毅然决定弃医从“漫”,去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在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后,饺子很不开心,“要想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必须全力以赴,想边上班边做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果断辞职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创作。

  其间父亲去世,全家的经济来源只有母亲每个月2000块钱的退休金。但是母亲对此没有任何怨言,为了支持儿子的梦想,母亲节省到连肉都不吃了。

  饺子自己也是能省就省,做设计的电脑不连网线,“要上网就去朋友家,这样还能减少娱乐时间,一举两得”。平日里则很少出门,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几年过得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就是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

  2009年,宅家三年零八个月后,饺子一个人用MAYA软件从无到有,完成了16分09秒的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短片一炮而红,不仅获得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奖项,更成为动漫江湖的一个传奇,被众多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饺子如魔童降世一般,在圈子里一战成名。此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预备大干一场。但当时国内动漫市场环境艰难,辛苦做成的动画最多只能用在广告上。

  是金子总会发光。2015年,苦等6年的饺子终于有了第一笔可观的投资。面对这笔来之不易的启动资金,饺子慎之又慎,最终选择再造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哪吒,“像我一样,不认命的人”。

  4年后,《哪吒1》诞生,电影票房突破50亿元,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也让饺子一跃成为中国动画界的领军人物。“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经典台词,更是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励志名言。

  一直把动画做下去

  饺子坦言,许多一起做“哪吒”的小伙伴,现在已经共事10年了,“跟自己一样,他们是最纯粹的一批人,也是想让国漫走向世界的一批人”。

  曾有人问饺子,什么时候国漫算真的崛起了?他回答:“当大家不提国漫崛起时,国漫就真正崛起了。因为那时国漫就像是空气和水一样。”

  所以当年《哪吒1》收获巨大成功时,他没有沾沾自喜,他觉得观众能打出高分是出于对国漫崛起的希望。

  饺子深知目前国漫与国外相比依旧有较大的差距,这是一个工业体系的差距——当国外的动画制作公司会为了某个特定场景专门斥巨资开发一套软件制作时,自己的团队还在用人海战术。

  他也曾在制作《哪吒2》时,拜托过海外顶尖制作团队帮忙处理一些重要镜头,最后却发现,效果很不理想,“对方经常会有傲慢和偏见,仅用三流的人员来完成我们的项目,根本不是创作的心态”,最终他下定决心,凡事都只依靠自己。

  因此,饺子带领团队将《哪吒2》的每一帧都做到了能力范围内的极致。

  现在回头看,他发现,原来过去所仰望的那些高山、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视觉效果,其实是可以死磕出来的。“所有难做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我们慢慢做,尽力去做,和国外的差距就自然缩小了。”

  面对现今的成功,饺子很是淡然,“所有的选择都是最好的选择”。他也相信哪吒会一直激励自己,“对于我想干干不了的事儿,哪吒是可以帮我去干的,因为他更极致,更张扬,更纯粹”。

  说到白发丛生,饺子不以为意,“人都会老的,但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难得的幸运”。他从没想过退休,“我希望一直做动画,不给自己留后路,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格雯(摘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