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蓝岸森林的居民如今下班不用再到处找车位了,由于跟附近的商业体共享车位,夜间停车可以享受优惠;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工作的妈妈们在社区也可以找到工作了,时间灵活好上手,能贴补家用。从北辰区举办的深化“大城三管”建设“幸福北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辰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发力基层治理,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换来了工作的实效。
多方协同办成实事
早上送孩子去上学,然后买菜回家,忙完家里的事情就可以到社区的“蚂蚁工坊”干活,这里不用自己找项目,也不用购买生产材料,还能根据项目需要免费接受技能培训。盛福园社区张女士曾因家庭负担重难以就业,最终在社区找到了工作,她的生活也是100多户依靠社区“蚂蚁工坊”补贴家用的居民的一个缩影。而社区之所以能够将这样的惠民项目办成,得益于北辰区近年来积极探索建立的“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体系,辖区共建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协同发力,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我们说的‘一核’是基层党组织这个圆心;‘多圈’是围绕在圆心周围的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多委’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各类组织;‘合一’是建立联合办公机制,每周坐在一起研究解决治理难事、民生实事、安全要事。”北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杨用“一个圆”来解释“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我们在全区287个村居全部建成四级组织链条,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5000余个,变‘埋头干’为‘有效干’。同时打造职能部门‘帮帮团’,领办群众‘微心愿’1.5万余件,变‘单独干’为‘齐心干’。”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不久前,被列入民心工程项目的北辰区辰悦广场地下停车场对市民开放。辰悦广场是位于北辰区天穆镇的一个商业综合体,周边老旧小区停车位紧张。为了更好地满足周边群众停车需求,北辰区利用辰悦广场地下停车场的闲置区域开展潮汐停车共享试点,向居民推出夜间包月停车优惠活动。
“当前,单纯依靠建设所产生的效益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的综合需求,城市管理工作开始走向前台。与建设手段相比,城市管理更加注重通过协调、修补的手段,优化物质环境与人的关系,用更小的成本和更可持续、更精明的手段,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城市运行效能的增强。”北辰区城管委主任赵岩表示,“停车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建管结合,在新建3座停车场、新增632个泊位的同时,探索潮汐式共享停车,首批推动辰悦广场400余个车位分时段对商场顾客和周边居民开放共享,后期还会继续寻找适合的点位进行推广。”
记者 苗娜
图片由北辰区青(广)源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