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教子之乐

日期:05-13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教育中有个命题:父母喜欢什么,以什么为快乐,孩子基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小时候一直觉得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近半江山是个偶然,后来才知道这是必然,这是家风的能量。

  苏轼的祖父苏序,有三子,除苏洵之外,其余两子皆为进士。另外苏序还有两个女儿,其女婿也都考取了进士。由此可见,苏氏一门盛产进士。此时只有苏洵一人不是进士。苏洵三次应试不中后,豁然开悟,独自学习,终被欧阳修发现,入朝为官。苏洵在独自学习的过程中,与妻子程氏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精心抚养教育,最终两兄弟也皆中进士。这是为什么?这便是一个家庭以学习为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语出周敦颐的《爱莲说》。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都看荷花,为何只有周敦颐的《爱莲说》脍炙人口呢?家风的关系。

  周敦颐8岁的时候,父亲已病逝三年。他便与母亲投靠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周敦颐在舅舅的教导下,每日苦读深思,参经悟道,所以写出千古名篇《爱莲说》并非偶然。

  周敦颐在担任湖南郴州县令期间,最突出的政绩是兴教办学,也利用公务之余讲学。当时收有程颢、程颐两个学生,后来皆成为宋代大儒,开创了理学篇章。周敦颐经常要求程颢发掘孔子与颜回的乐处:

  孔子之乐是实现仁义礼乐的快乐。宁可受人排挤,遭人痛恨,也要将礼乐复兴,推动社会文明。

  颜回的快乐是学习的快乐。《论语·雍也第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论日子如何清贫,只要学习就快乐。

  那您以什么为乐?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更多家长以自律、反省为乐,以阅读经典为乐,以爱国敬业为乐,以仁爱众生为乐。那么,我们的孩子自然就会改变,就会善美,就会有为,就会长成我们渴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