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在小学阶段,不但接送孩子的主力军大多是老人,就连开家长会时,教室里坐着的也有不少老年人。有的班主任反映,在家长群里发通知,很多时候也是孩子的“四老”回应的。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教养选择了“躺平”……
讲述:孩子出状况,家长却不怎么上心
四年级学生小宇最近在学校接连出状况:先是在体育课上,因为跑步分组跟同学起了争执;没过几天,英语单元检测又退步了;不久后,小宇趁午休时间溜出教室,被巡逻的老师在书法教室发现了。为此,班主任私信了小宇的妈妈,想跟家长面谈一下。让班主任想不到的是,小宇的父母没有出面,而是小宇的姥姥急急忙忙赶到了学校。
班主任李老师说,她当了近20年的班主任,发现现在85后的家长对孩子的教养观念跟以前的家长有很多不同。以前的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比较严格,关注孩子的在校表现,对孩子的成绩也更为上心。而现在的年轻父母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孩子生活上的陪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关注度在降低,更多是转移给“四老”来承担。但是老年人因为精力有限、思想观念存在隔代差异,对孩子的照料也只停留在生活层面上。
建议:把握好“深度教养”的大方向
全国模范教师、南开区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张楠楠说,现在年轻的父母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关注度在降低。在不少家庭中,“四老”承担了照顾孩子的主要责任。即便孩子是由父母来带,电子产品也成了重要的陪伴工具,孩子不但用电子产品打游戏、听音乐,查学习资料、下载学习题库,就连睡前听故事,也是由软件来完成的。很多85后的家长用这种“躺平”的方式,让孩子的教养过程被减弱,孩子看似按部就班地长大,却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张楠楠建议,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年轻的父母关注自己的感受无可厚非,但可以通过统筹安排,既兼顾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能做好对孩子的“深度教养”。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引导子女成才的大方向,即按照成年人如何顺利走上社会的标准来教养孩子。首先,尽量避免让长辈代养孩子,从孩子的习惯养成入手,父母通过亲自示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关注孩子学会哪些才艺、成绩是否提高更加重要。其次,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责任心的人,也是父母教养子女的重要内容。孩子内心阳光、有自理和自立的能力,无论学业水平如何,都会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好。最后,重视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文 贾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