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我家住在乡下四合院里。住的人多,难免有些人回来晚时忘记闩大门。那时家家经济条件都不好,没啥好偷的,贼就惦记上了茅厕的粪,偷粪卖给城里的菜农或以粪换菜。
我们村有个人,大家都怀疑他干过这种事,村里小孩都喊他“白毛爷爷”,我至今还记得他的模样。我小的时候就觉得他很老了,现在想来,他那时不过六十来岁,但因为头发花白,背也驼了,衣服又破旧,特别显老。他的老伴白毛奶奶是个老实巴交的人。由于老两口没有孩子,所以白毛爷爷最听不得“断子绝孙”这个词。
一次,村里金牙婶家茅厕里的粪被偷了,同时贼还顺走了院子里的一个箩筐。金牙婶一大早便跑到白毛爷爷后窗下扯着嗓子骂,骂了半天便扯到“断子绝孙”的话上,一下子刺激了白毛爷爷。他从屋里披着衣服出来,顺手抄起门口的铁锨,朝金牙婶奔来。幸亏有乡亲们拉着,不然他一铁锨就拍到金牙婶了。
金牙婶也不示弱,抓起地上的石头扔向白毛爷爷,这时村长路过才制止了两人。村长说,昨天夜里的贼不是村里人,因为他家也被偷了。夜里他听到动静便起来了,那贼见被发现,拔腿就跑。但村长借着月光和贼打了个照面,不是熟人。村长这么一说,金牙婶也不好再骂了。
尽管大家都说白毛爷爷有偷粪的毛病,我爸妈也对他客客气气,见面就让我喊他“爷爷”,说他是老人家,得尊重他。我上小学时,白毛爷爷和白毛奶奶搬去了敬老院,村里再也没有人家丢粪了,似乎这坐实了白毛爷爷偷粪的行为。但我爸不相信这个理论,他说:“那是因为日子好了,谁还偷粪卖钱呀!”
后来别说偷粪了,就是请人来清理还得支付人家工钱呢。时代的变化,偷粪这种事终被抛在旧光阴里,成了一个带点儿“味道”又有点儿心酸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