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5月8日,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昨天,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以‘新’促联 求‘新’致远——红十字生命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红十字会建会114年来,围绕“三救三献”开展有关工作的情况。应急救护培训4次纳入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累计培训取证救护员15.3万人、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超65万人次。
本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报名
突破11万人
2024年5月,《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施行,目前,本市建成市区两级34支“红十字献血捐髓志愿服务队”,每年无偿献血宣传普及371余万人次。本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报名突破11万人,成功捐献444例。本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报名突破8万人,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544例、遗体捐献1313例、角膜捐献961例。
做好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工作
累计培训取证15.3万人
红十字会参与应急救援已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积极服务国家应急工作大局,在“三救”上注重科技赋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构建大健康格局,应急救护培训4次纳入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累计培训取证救护员15.3万人、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超65万人次。
京津冀三地联合
为5132名患儿实现心愿
围绕贯彻“一个战略牵引”“四个善作善成”,推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支持天津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健康平安天津建设、参与乡村振兴、聚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等6方面协同发力。牵头组织京津冀红十字联合培训、青少年交流营、水域救援演练。
三地联合开展关爱血液病患儿“彩虹计划”,累计为在本市就医的5132名孩子实现了“儿童节”心愿。
助力健康天津行动
织牢安全防护网
助力健康天津行动,针对老年群体健康管理需求,打造“红十字助老行动”,建成河西、和平、津南3个红十字志愿服务总站。
同时,联合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等11家委办局成立全国首家红十字生命教育联盟,实施“红十字·校园守护”民心工程项目,辐射全市16个区,建成30个生命安全健康教室,为16岁以下青少年进行逃生避险、自救互救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16岁以上青少年可在学校完成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培训,学习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等实用技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寻找最美红十字救护员”
讲好中国故事
积极选树红十字先进典型,开展“寻找最美红十字救护员”活动,推动“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凡人英雄不断涌现。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