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夏天,周围突然冒出几个穿着暗红格子衬衫的人。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男人们的衣服仍然以灰、蓝、绿色系为主,暗红色格子的衬衫,从来没有哪个男孩穿过,一旦有人上身,走在一片蓝灰、草绿的人堆里,仿佛羊群里跑进了一头骆驼,怎能不吸引人?
我打小就不会跟父母撒娇,自是没有掌握“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技术要领,更看不惯那种刚刚还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一旦得到承诺就破涕为笑的孩子。我只会在吃饭或掏出书本学习时,漫不经心地向母亲说“想要一件衣服,一件有暗红格子的衬衫”,平静的口吻就像要钱买一块橡皮或铅笔刀。接下来就是沉默,甚至在我要的东西出现之前绝口不再提起。
没过几天,母亲托人到县城买回了一件红格子衬衫,花了28块钱——买衣服的人向我妈报账时我听到的。听到跟没听到没有区别,那时我早已被身上的衬衫夺去了魂魄,哪里还理会28或者39之类的枯燥数字。
一直到高中,我都穿着那件衬衫。有一回,同桌看到我衬衫上的商标,惊讶地说:“这衬衫是‘绿叶’牌的,你可真奢侈!”我才惊觉这是一件“价格不菲”的衣服,至少对土里刨食的父母来说,价值28元的衬衫,在当时就是一件奢侈品。
多年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那件红格子衬衫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时全村只有一台手扶拖拉机,价值一千多元;一毛钱能买十根冰棍,两块钱能买一麻袋香瓜,五块钱就已经算压箱底的财富了……那28元背后的沉重,是父母压弯的背脊,他们得口挪肚攒多长时间,才能堵上28元的“巨额”窟窿?
那件红格子衬衫,我穿了十多年,读完高中,又读师范,直到上班后还总穿着它。衬衫的质量的确好,竟然一直没穿坏——其实后几年已经很少穿它,因为它的款式早已经过时。更多的时间,红格子衬衫只在衣柜里沉默着,后来经历了几次搬家,它便杳无踪影了。前些日子偶尔翻相册,在一张合照里又看到了这件衬衫,那是三十年前读师范时拍的,我和同寝的兄弟坐在教学楼前的花坛边,身后是一丛摇曳多姿的扫帚梅,我身上正穿着那件红格子衬衫,颜色鲜艳,一点不输身后的扫帚梅。
与其说怀念一件衬衫,莫不如说是在怀念已逝的青春。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把一件红格子衬衫撕扯成一缕缕记忆,掩埋在内心最深处。每一次无意地触碰,都会隐隐作痛。我知道,那件布丝织就的红格子衬衫,虽然已经脱下身,但一件用情感织就的格子衫,却牢牢地裹在我的身上,再难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