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城西画会的教科书

日期:05-07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1929年3月3日,城西画会在天津广智馆的延接室内正式开班授课。

  绘画教学需要指导教材。陆文郁从学员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自编讲义,取名《蘧庐画谈》。

  《蘧庐画谈》全书分为三部分:引子、上卷、下卷。引子介绍写作初衷,上卷阐释作画法则,下卷详述各花木绘制技巧。

  引子部分并不长。陆文郁在开篇就提出了古代画学存在的问题:“画学一门,虽是一种很高尚的艺术,亦当由浅入深。若仅崇尚高谈阔论,实无补于实际。吾国各种学术,向来是笼罩在文学势力之下。无论叙说哪一门学问,皆须锻炼文法,只顾声韵铿锵,有时于正题反少发挥。”紧接着,他介绍了自己在教授绘画中的做法与困惑:“近来郁家居作画,来从学的甚多。专用口授,日久易忘。欲寻古人善本,类多高阔深远,能作文章读,于画理悟其大概则可,欲从而实用,多半无法捉摸。”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以邹一桂《小山画谱》为基础,结合自身体悟,编撰此书,让学生能有一个可操作的方法,这便是此书的初衷。“而且(历代)所论皆偏重于山水,只有清朝邹一桂所著《小山画谱》,才算于花卉一门,发挥尽致,但亦有拘于文法,不能剖析清楚的地方。又因由邹氏到现在,已隔有二百多年,当然不适于现代应用。所以大胆述说三言两语,既无统系,又不完全。不过稍强于仅用口授,不避琐碎,务求真实。总期手此一编。便能逐条的去实作。”可见,此教材对于初学者易于上手,极具实践价值。

  《蘧庐画谈》一经出版,就在津沽书画界引起热议。《天津志略》中称:“陆氏以为画学一门,贵求实际,不尚空谈,非仅登讲台授讲义所能济事,故定学额仅二十名,以为传一人得一人也……为诸学员编《蘧庐画谈》,专论花卉,能推陈出新,故学者咸感兴味。”除了每周坚持授课外,陆文郁还常带学员外出写生,将课堂带到大自然,让学生体悟古代画论中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深意。

  城西画会是近代美术教育的社会组织,陆文郁对其多费心力。在当时,为专业院校之外的社会教育提供了有力补充。王颂余、萧心泉、刘维良、俞嘉禾等天津知名画家多与城西画会的培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