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实在很小。可温情就在于此,不会因事小而无动于衷。
结束一天的繁忙,一个小伙子因为骑到一辆非常好骑的共享单车,情不自禁向车鞠了一躬。不知谁给他拍了照片,然后又不知怎样地机缘巧合,我看到了照片。他为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感动,我因他仅仅为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感动而感动。
一切当然有前情。这个创业多年的小伙子,独力支撑一家门面,早出晚归,每日以疲乏收尾。一如平常,打了烊,扫个共享单车代步。周围的车不多,也不那么好骑,遇上这辆顺畅又好骑的车,轻松比往日自然多了那么一点,忽然就感动起来。
人会在何时感动?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AI,它的回答如下:一、被“看见”的时刻。这种“看见”,来自伯乐也好,贵人也罢,哪怕只是陌生人;二、人性光辉的闪现。比如善良、勇敢、谦卑;三、时间维度的触动。相当于回忆或温故;四、认知颠覆的瞬间。类似一种改观,是错怪、误解、偏见一下子得到某种纠正;五、超越性体验。它如是举例,艺术的痛感、群体情感的共鸣、自然界的隐喻。
我得承认,别说几秒钟,即便更长的时间,我的概括也不见得比这更周密。
不过,我要说的是另一种感动。
风雨连日,只要天一放晴,人就忽然感动。只需放晴,一轮日头明朗朗挂在天上即可,不必多余的附赠,云霞不必多好看,风也不必使人醉。
三九四九,又到五九六九,冬太漫长了,长得那么霸道。这时候,多么想念春天呀,捕捉到一点春信也是感动的。不必想到二十四番花信,也不必想到草长莺飞,就已经振奋人心。
那个总是冷脸相对的人,忽然赠出一个微笑,人会莫名感动起来。他不必有更多表示,一个微笑的暖,就抵消了他长年累月的冷。那个对自己不太好的人,只是忽然好了那么一下,这就感动了,以至于原谅他对自己所有的不好。
游子难回故里,不必他乡逢故人,不必忽收故人的信笺,哪怕只是一句乡音,一口乡味,一则故乡的信息,当作喜归故里。蜻蜓点水,就这样轻轻一点,已足够教人满足的了,还是薄醉微醺似的满足。
梦太长,梦太坏,这时候人会感谢一次醒来,仅仅为睁开双眼而感动。
只因习惯了某种状态,只要好上那么一点,只需一点,人就开始感动。
不必等到失而复得,失而未失,感动已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