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故事》是孙犁先生在古稀之年所作,生动地描绘了先生童年时期捕捉昆虫的快乐时光,生动细腻,童趣满满。孙犁先生写道,人的一生,真正的欢乐,在于童年,而童年的欢乐,又在于黄昏。黄昏的快乐,又多在春天和夏天,又常常和昆虫有关。
随着孙犁先生的妙笔,我们仿佛看到,夕阳西下,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收工回来的大人们正在忙碌地做着晚饭,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到村边的柳树林里,有说有笑,连喊带闹,去树上捉黑色硬壳的黑老婆虫;到树下的洞里去摸蝉的幼虫——爬爬儿;坐在沙地上去抄小沙坑里的老道儿(一种昆虫)。它犹如一幅北方乡村早春傍晚的美丽图画,清新,恬淡,格外迷人。
由这篇散文我们得知,孙犁先生童年时,是个善于观察幼蝉小洞的高手,几乎百无一失。这种位于树下的洞,口很小,呈不规则圆形,边缘很薄,把手指伸进洞里一探,幼虫的前爪就会勾住你的手指,随即就能把幼虫带出来。由于蝉的幼虫也会爬到树上,因此用摸树的方法也能捉到它们。但摸树碰运气的成分大,一旦摸到蝎子,被蜇上一口,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孙犁先生还写道,他们童年时玩捉昆虫的游戏,也常常要与衣食紧密相连。譬如,他们从树上捉到那种黑老婆虫,都会装进瓶子里,拿回家去喂鸡。而摸到幼蝉后,会用盐水泡起来,煎着吃,可谓是娱乐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孙犁先生在《昆虫的故事》之后,还写过一篇名为《蚕桑之事》的笔记小说,记述了他童年时期养蚕的趣事。先生位于北方的老家,桑树很少,与桑叶天造地设的蚕儿很难生存。往往是蚕儿刚刚长大一些,“饭”量增大的时候,就绝了粮。它们先是很快瘦了下来,有的被饿死,活下来的也只能有气无力地吐很少的丝,以至于先生想得到一片铺满墨盒的丝绵,都不能实现。
暮年回忆童年趣事,既是给自己的一种精神享受,也是给年轻人的一种启迪,正如先生所云,真正的欢乐,在于童年。成年后的欢乐,则常带有种种限制。例如说,寻欢取乐、强作欢笑,甚至以苦为乐等等。应该说,这种人生的经验,感悟得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