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忆母亲

日期:05-05
字号:
版面:第12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孙犁先生少小离家,投身于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以笔为枪,宣传英雄,鼓舞士气。晚年的孙犁先生,虽体弱多疾,仍笔耕不辍,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满怀深情地回忆家乡、亲人、好友,字字含情,句句有义,篇篇感人。

  孙犁先生曾在多篇怀旧散文中表达对母亲的深厚情感,而在《母亲的记忆》和《外祖母家》两篇文章中更为集中地表现出母亲对他的爱。

  孙犁先生说,母亲生过七个孩子,但由于疾病、瘟疫等原因,只活了他一人,因此对他格外疼爱。孙犁先生出生后,母亲没有奶水,就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后煮成糊喂他;他年幼多病,每逢病了,母亲总是在窗台上放一碗清水,祈祷儿子早日康复。

  孙犁先生的母亲吃苦耐劳,每到春秋两季,像疯了似的在地里劳动,每天一听鸡叫就到地里,收割打场,忙得连汗也顾不上擦。更为可贵的是,在娶了儿媳,当了婆婆以后,每逢麦秋两季,依然听到鸡叫就起床,比儿媳妇起得还早。

  母亲的勤劳是在娘家养成的,具体表现就是,每天夜间都借着一盏小油灯的亮光织布。她曾给年幼的孙犁讲,自己年轻的时候,夜里织布,常听到东邻一位准备考秀才的书生的读书声,书生念书到鸡叫,她也纺织到天明。

  母亲虽然只有孙犁这么一个儿子,但当他离家投身革命时,老人家却没有阻拦,只是在心里默默祈祷。有一次,孙犁先生从前线回家,为免遭日军的搜捕,就住在了村边场院的小屋里。母亲得到消息后,高兴得不知给孩子什么好,就把丈夫养了一个春天,才开了一大朵的月季花折下来,给儿子送过去。看到丈夫很是心痛,就笑着说,“我说为什么这朵花,早也不开,晚也不开,今天忽然开了呢。因为我的儿子回来了,它要给我报个信儿!”

  读到此处,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清代诗人沈德潜曾评价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是“语淡而味终不薄”。孙犁先生这两篇回忆散文,通篇没有夸张的比喻,更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让人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母子间那种无比深厚的炽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