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深读这座城 从书中了解天津

日期:05-05
字号:
版面:第10版:五一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书籍,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以图文为载体,显现出本源气质与精神,了解一个城市,可以从阅读中,更加深入。

  熙攘的古文化街,那是天津起源之地;老城里的记忆,是天津故事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市文化象征,凝聚在“两庙合一”的独特古建筑群中;幽默的性格与敢打敢拼的性格,在一个人、一群人的经历中,熠熠生辉。从这五本书里阅读天津,读城如读人,字里行间,皆是天津的筋骨与灵魂。

  《故里寻踪—天津古文化街》

  由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管委会和天津市南开区档案馆联合编著。1985年天津市政府筹款重修宫南、宫北大街,1986年元旦开业,并定名为“天津古文化街”。1989年,古文化街被评定为天津旅游新十景之一,并被命名为“故里寻踪”。通过对古文化街的成街沿革、建筑风貌、商业今昔、传统非遗、文化旅游、厢风卫俗等多方面内容具体的介绍,还原历史变迁,呈献给社会,比较形象地体现了其“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的特色。

  推荐: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城市的原点和发祥地,它在天津历史文化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漕运的通畅,妈祖文化的落户与融合,造就了天津这个最早、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和天津特有的地方文化,其经济与文化意义非同一般。通过向广大读者、游客展现了天津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古韵遗风传统文化之城市魅力,从中也回答了,“我们是谁?”天津从何而来?的古老议题。

  《天津文庙古今谭》

  通过对天津文庙历史、人文、建筑等方面的解读,以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阐释了天津文庙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创新研究成果。作为天津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天津文庙自明代始建以来,历经四百年始终居于城市文教核心地位。该书突破地域性研究局限,通过横向对比全国孔庙体系,论证其“中华双学第一庙”的独特性——兼具府学与县学双重功能的建筑群结构,在同类遗存中举世无双。

  推荐:作者以动态视角梳理文庙功能演变。科举废除后,文庙从传统祭祀场所转型为图书馆、博物馆等多元文化载体,通过历代士人努力实现文化功能的创造性延续,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书中还以《文庙与武庙》《与文庙为邻的文教机构》等专题,揭示其与贡院、书院等机构形成的文教生态圈,系统性论证其对天津文化格局的引领作用。

  该书既填补了天津文庙系统性研究的空白,亦为传统建筑遗产的当代活化提供了可贵参照。正如冯骥才先生写给该书的推荐语:“文庙,是天津的脉,老城的根。罗丹所著《天津文庙古今谭》的出版,意义非凡。”

  《马三立:欢笑留人间》

  马三立被称为“津门相声的魂魄”。对相声舞台的热爱与坚守,对世俗生活的体察与洞见,对人民、城市、祖国的深厚感情,汇聚成马氏相声不朽的底色。本书由相声泰斗马三立之孙马六甲执笔,书写了马三立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内容包括其家学相声渊源、年轻时撂地卖艺的经历、相声作品叫响津门、相声作品的精神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本书既展现了马氏家族与相声的缘分,也展现了马三立的不懈努力、爱国热情以及“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准则。

  推荐:天津的相声文化历史悠久、自成一派,马三立相声作为津派相声的代表,将“真、俗、顺、乐”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聚焦马三立与津派相声这两个核心元素,以马三立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融入经典相声作品解读、相声沿革发展、天津地方语言特色等多元信息,并配有马三立的珍贵照片,旨在还原一个富有市井色彩的马三立。

  《老城故里》

  该书从天津老城里行政区域演变、老城官署设置、城墙城门鼓楼迭代演变、老城旧学与新学教育、商业及对部分名门世家等方面的介绍,展现了天津老城厢深厚的历史文明底蕴,让热爱天津喜欢旅游的人们,更加领略“津沽大地”的独特魅力。

  推荐:鼓楼,是来天津旅游的打卡胜地,这里有着满满的老天津味道,是旧时天津“三宗宝”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中心,天津老城厢地区紧邻三岔河口,是天津历史的发祥地。通过一幅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照片缓缓呈现,不仅唤醒了在场市民对老城厢的深厚记忆,也仿佛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烟火气,感悟城市记忆与历史的厚重。也为“鼓楼——古文化街”片区打造中国北方运河文化旅游休闲区,围绕国学文化(文庙)、戏剧文化(广东会馆)、老城文化(天津老城博物馆)等,打造国潮津味休闲区提供一定的文字资料。

  《咱家有女初长成》

  分“追梦无悔”“青春风暴”两部,长达三十六万字,是以天津女排为原型,根据天津女排的真实经历加以艺术加工与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津海女排从谷底奋起成长为十二冠王的故事,是国内鲜有的体育题材虚构类文学作品。小说在表现近三十年津海女排的辉煌历程之余,也杂糅了以天津为原型的津海这座城市三十年的变迁发展,反映了在中国改革开放滚滚大潮中这座渤海明珠城市的惊涛拍岸。方言化的表达与字里行间的市井气息使小说充满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

  推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老一代中国女排创造了辉煌成绩,自那时起,中国女排精神便被广泛学习。几十年过去,中国女排队员不断更迭,中国女排精神也在时间的沉浸中历久弥新,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人们带来激励和鼓舞。天津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排球之城,在天津,女排不仅是一个体育项目,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天津女排以一场场胜利一次次燃爆这座城市,提升了天津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小说以此为蓝本,用浅切平易又热情洋溢的表达重塑这些故事,塑造了一群可亲可爱、有韧劲儿、不服输的女排姑娘。

  记者 单炜炜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