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的健园家庭农场里,张凤文正忙着将种植的黄瓜、西红柿切开,让大家在进入蔬菜大棚参观之前,先浅尝一下她种的无公害蔬菜。带领大家进入大棚后,她先说到新型棚可实现手机控制,随后才讲解蔬菜种植的相关知识。这是健园家庭农场新开发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教育项目,已经56岁的张凤文在种菜之余,又成为了“农艺师”。
在第六埠村,说起张凤文的名字,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提起“二嫂子”可是无人不知。她和丈夫是公认的种菜能手,他们家的菜料理得总是比别人家卖相好,田垄也整理得横平竖直。
张凤文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当时的蔬菜棚很低,干活都得在里面爬,干农活太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好几次都累哭了。”但是张凤文有韧劲,不会就认真学,不懂就反复问。
1996年以后,夫妻俩的25亩地全部弄成了蔬菜大棚,种市民最喜欢的芹菜等新鲜蔬菜。夫妻俩还想出了发展小菜园的计划,他们拜托亲人在网上发布招募消息,很快就有很多城市人来认领。“既然发展小菜园,就要保证人家每次来都有菜可摘,我不怕累,尽量让品种丰富,而且坚持无公害。”
发展小菜园后,夫妻俩又开展了周末采摘,张凤文说那时候真累,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我愿意自己多干一点儿,也不想让别人带着遗憾走。”村民们经常来她家蔬菜大棚取经,张凤文从来不吝啬。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农户加入绿色蔬菜种植,不仅改善了自家的经济状况,也为天津市民的“菜篮子”工程提供了大量优质、安全的蔬菜产品。记者 徐燕
摄影 潘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