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他就是想把葡萄种好

日期:05-05
字号:
版面:第08版:五一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想吃正宗茶淀玫瑰香葡萄的家人们可以放心购买……”翻开刘胜亮的微信朋友圈,最近两年的更新几乎都与茶淀玫瑰香葡萄有关。这个头发乌黑、身板结实、面容憨厚的中年男人,确实满心满眼都是葡萄。种了将近30年的葡萄,刘胜亮的生活已经和茶淀玫瑰香紧紧捆绑在一起,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无偿分享给其他种植户,带领大家走科学致富、质量兴农的道路。被问及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心情时,刘胜亮先愣了一下,随后露出了略带腼腆的笑容:“很开心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但其实没想过这么多,我就想把葡萄种好。”

  他 给葡萄藤戴上“防雨帽”

  作为“地理标志产品”,茶淀玫瑰香葡萄现有种植面积2267公顷,已占到汉沽区域总耕地面积的81%,这不仅是荣誉,也是大大小小种植户的生计。沿津汉公路拐进无名路,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葡萄园,而无名路的尽头便是刘胜亮承包的近40亩葡萄种植园。

  肉眼可见,刘胜亮种玫瑰香的方式确实和别人有所不同,一路走来看到的大部分葡萄园都是露天种植,而在刘胜亮的果园里,不少工人正在忙活着给葡萄架上方绑上一条一条竹皮,现场整根的竹子、整卷的铁丝随处可见。工人用铁丝搭成支架,再把竹条弯成拱形固定住,似是在给葡萄藤架屋顶。

  “葡萄怕雨,成熟季雨水落在葡萄上就容易裂果,根系泡了会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口感和香气,造成减产,所以我从四五年前就开始研究这个雨棚。”刘胜亮说,“最早我给所有葡萄藤搭一整个雨棚,但是夏天水汽大、气温高,雨棚不透气,把葡萄都闷坏了。后来我用铁架把棚顶加高,还是不行。去年,我拿最北边两亩地做实验,搭这种小棚,就像给葡萄藤戴个防雨帽,既能防雨,两边还能透气,更有利于排水,效果挺好,今年就拿出更多地试验一下。”

  他 主动降低产量保质量

  他计划将新搭设的4个棚产量分别控制在每亩3500斤、4000斤、4500斤和5000斤,最终在收获的时候确定这一新设施条件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产量的合理范围是多少。他娴熟地在葡萄藤的枝叶间拨弄了一下,一簇嫩芽就此落下,这意味着这株葡萄藤在这一环节顺利完成了减产,“一般露天种植亩产3500斤葡萄比较好,加了设施就得实现增产增收,所以今年要试试哪种产量合理,然后再向大家推广。”

  他 没算过测试成本

  “用自己的地来做测试,不就是拿收入来搞实验吗?失败的棚会有多大的损失?”记者问道。“对,失败了就是钱。”刘胜亮笑了笑,“但是我想干就干,没想那么多。这些年实验失败、吃亏的经历也不少,没算过。”

  虽说对自己的损失没有计算过,但对于推广给种植户的方法和经验,刘胜亮却小心再小心,算了又算。“你看人家要是用我这个方法,防雨棚材料得是一笔投入吧,人工也是,折合到每亩地需要投多少钱都得算清楚。但是建设了雨棚之后虫害会减少,那么施药次数就会减少,这是一笔节省的费用,如果产量和质量都能提高,收入也会相应提高。种植户总是要看到有收益,才会愿意去做。”刘胜亮掰着手指一项项的算给记者听,“特别是减少施药这一项,这不仅是节省费用的问题,也是让茶淀玫瑰香葡萄更加绿色环保,大家现在都追求健康,那么绿色有机的产品肯定会更受市场欢迎。”

  棚里棚外

  这个人

  技术经验

  都传授给村民

  在刘胜亮的果园里,一块落款为“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财政部”的大牌子格外显眼,牌子上赫然写着“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几个大字。对于刘胜亮来说,这牌子是对他这些年所作努力的认可。“以前玫瑰香从8月就开始采收了,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到9月再采,而且陆续到10月底甚至11月还可以采收。晚采收、自然成熟的果子香气、口感都非常好,而且延长了产品的上市时间,有利于果农增收。”刘胜亮说。

  近年来,刘胜亮将自己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帮助大家增收致富,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但提及推广的过程,他表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老一辈的观念就是追求产量,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喜欢优质的水果,只有提高了质量才能卖出好价钱。“我这种干法比较费力,开始果农们也不认可,后来看到我的葡萄质量好、售价高、确实能增收,才慢慢认可”。

  在被问及为什么想要无偿推广种植经验时,刘胜亮感慨地说:“农民太不容易了,就拿葡萄园来说,夏天要除草,不能打除草剂,大家只能蹲在地上用手一遍一遍薅。收获的时候,葡萄园又湿又热,人站在里面就已经湿透了,何况还要干活。可就是这样,如果赶上病虫害或者一场暴雨,可能就会面临绝收,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如今在刘胜亮家忙活搭建雨棚的人多数是附近的种植户,在农闲的时候帮工赚点“外快”,同时也能学习搭建技术,期待着刘胜亮的试验成功了明年就可以在自家也搭建这样的防雨棚。“这两年,我看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参与种葡萄,这是好事。我就是想把葡萄种好,把茶淀玫瑰香这个地理标志产品搞好,让大家都喜欢我们茶淀玫瑰香葡萄。”刘胜亮说。从葡萄文化旅游节的“葡萄王”到天津市劳动模范,再到全国劳动模范,刘胜亮即将站在更亮的聚光灯下,同时他也将把自己亲手参与改良的茶淀玫瑰香葡萄带到更多人的面前。

  文/摄 记者 苗娜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