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说林训》中有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意为船翻之后就能知道谁擅长游泳,马受惊狂奔之时就能知道谁的骑术更高明。这也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真正的才能与品格,总在命运的惊涛骇浪中显现其璀璨光芒。
历史长河中,“舟覆见善游”的事理被反复传递,危局始终是检验真金的烈火。正如晚清国势日衰、内忧外患之际,左宗棠垂暮之年临危受命,抬棺西征一举收复新疆,将英雄的气节镌刻在华夏精神的丰碑之上。
身处乘风破浪的“舟船”,不少人会自以为是,感觉能“善游”经得起风浪,亦可“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是误将“舟船”这个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这是要着力防止的。《乔家大院》中的孙茂才,由穷酸到落魄至乞丐,投奔乔家后曾立下汗马功劳,却因私欲被赶出乔家。后来,孙茂才又想投奔乔家对手钱家,钱家对孙茂才说了一句一语中的话:“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最终孙茂才再次陷入落魄。这些都直指一个事实: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尊大,得意忘形,错把平台的能量当成自己的本事。一个人如果把成就只归功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看不到团队的支撑,看不清自己的局限,注定会陷入到自我膨胀的狭隘之中。
每个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都会依托借力某一平台成长。但平台如舟,亦有倾覆之可能,需要有常怀忧患的自知之明,正确估价自己,清醒地看待自己,及早磨砺锻造自己,累积“善游”之能。双腿瘫痪且靠着透析维持生命的史铁生,在漫长的病残岁月中用笔来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我与地坛》等大量优秀作品;“最牛校长”叶志平在汶川地震前几年就坚持加固教学楼,并每月组织学生进行疏散演习。2008年地震中,该校2200余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全员安全撤离,创造了“零伤亡”奇迹。这些现代版的“善游”者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风浪,往往在寂静处酝酿惊雷。正如《周易》所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时刻的自我锤炼才是应对变局的关键。
“舟覆见善游”最深刻的智慧和启示在于,要善于未雨绸缪,学会笨鸟先飞,坚持厚积薄发,在危机前预见风险,在平凡中积蓄力量,在细微处涵养品格,才能在关键时刻显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