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何处不归鸿

日期:05-01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一、归期何迟迟(15)

  如今章惇见到苏轼的诗,似乎已将惠州视杭州,比自己在京城还快活,还逍遥自在,他不由得咬牙切齿:“苏子尚尔快活耶?”不能让苏轼再快活。他说服哲宗,还是以“讪谤先帝”为名,一道旨意,苏轼便得飘洋过海,去那言语不通、生民不化的古儋州。

  章惇是福建人,移居苏州,入仕后也并没有到过岭南,更不知海南状况。但他相信,离中原越远,生活条件、文化氛围就越差,所以把元祐大臣统统赶到岭南。而苏轼兄弟、范祖禹、刘安世与章惇是平辈,本来素有交情,一经反目为仇,报复也就更加厉害。范祖禹被流放到化州(今广东化州市)、刘安世被流放到梅州(今广东梅县区),均为穷山僻壤。范祖禹经不住长途跋涉之苦,死于贬所。刘安世差点死于刺客之手。至于苏轼兄弟,章惇则根据他们的字号,苏轼字子瞻,被贬到儋州,苏辙字子由,被贬到雷州(今广东雷州市)。在中国的政治迫害中,章惇此着也算是创举。

  章惇机关算尽,却没有算到他的安排为苏轼兄弟的最后一次聚会提供了机会。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顺东江而下,然后溯西江而上,经梧州、藤州,再南下雷州渡海。与此同时,苏辙也正在前往雷州的路上。苏轼到梧州时,苏辙刚刚离去,于是苏轼赶往藤州,终于在五月十一日追上了苏辙。

  这一年,苏轼六十一岁,苏辙五十九岁。自从嘉祐元年(1056),兄弟二人随父出川,奔竞科场,风风雨雨四十年,没想到垂老之时竟然相逢于流放路上。虽说是宦海沉浮,但结局毕竟难以接受。所幸苍天有眼,让兄弟二人有见面的机会。他们由藤州到雷州,前后一个多月,个人的生死倒可置之度外,国家的前途却令人忧郁,但谁也无力回天,不知这场戏还得演多久。

  儋州晚秋

  辞别苏辙,苏轼带着儿子苏过,渡过茫茫大海,穿过重重莽林,于当年七月到达昌化军贬所。以前苏轼下狱、贬谪,都是由长子苏迈陪同。这一次流放惠州、儋州,照料任务则由苏过来承担。一来苏过年轻,二来也可由父亲亲自指点文章。

  章惇是够狠毒的,他为苏轼选择了一个自认为足以摧折信念、毁灭躯体的地方,食无肉、病无医、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穷山恶水、人蛇杂居,让苏轼在此与蛮夷为伍、悠闲自在吧!

  苏轼刚到儋州,由章惇授意派出的监察官也跟踪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