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文明之路无终点 你我皆是领跑人

日期:04-30
字号:
版面:第20版:读者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宠物犬无人牵引

  水泥管成垃圾桶

  随手丢在便池里的烟头

  5月1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六周年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城市文明在这几年中有了巨大进步。但是,记者近日走访中发现,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路边随意丢弃的垃圾、不牵绳在小区里肆意奔跑的宠物犬、餐馆及商场卫生间内呛鼻的烟味儿……这些仍发生在身边微小的“不和谐音”,成为城市文明乐章中的刺耳杂音。

  不文明行为之一

  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是市民普遍反感、影响社会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条例》中明确规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是违法行为,违者将受到处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既破坏了环境的整洁与美观,也对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近日,记者连续走访市区主要街道、公交站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发现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仍存在。

  4月24日上午,一路记者来到河北区中山路美食街,这周边有公园、菜市场等,人流密集。记者在这里转了一个小时,就看到超过20起随地吐痰的行为。在美食街出入口,一位戴着鸭舌帽的50多岁男士扭头将一口痰吐在了人行道上。接下来的短短10分钟内,就有3名行人将痰液直接吐向绿化带。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吐痰者还伴有咳嗽症状,存在公共卫生隐患。在中山路菜市场,这里人流更为密集。有的市民一边买菜一边毫不避讳地将痰吐到脚边。“一口痰带有成千上万个细菌,随地吐痰这个行为很不文明,但是每个人都有不适的时候,确实是想吐痰,吐完可以用卫生纸包住,然后扔在垃圾桶里。现在天气热,随地吐痰很容造成细菌滋生,更快传播病菌,希望大家还是多注意一下。”市民卢女士说。

  4月25日一早,一路记者来到南开区天宝路与南开五马路交口,这里因有施工项目未完工,施工方放置了几段粗水泥管挡住路口,禁止机动车进入。没想到,被当成阻车桩的水泥管,却被来往的行人当成了垃圾桶,里面堆积着塑料袋、牛奶盒、药盒、饮料瓶、废纸张等各种各样的垃圾。记者在现场就发现有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随手将孩子吃剩下的早饭扔进了水泥管里。

  当天上午,一路记者来到红桥区与南开区交界的西关大街,街道两侧是经营各类商品的店铺,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沿街道从南走到北,发现街边散落着螃蟹腿、纸巾、塑料袋、菜叶子等各种垃圾,不少垃圾是被随手抛扔到地面上的。在一家炸串店外,两名女士一边聊天一边撸串,吃完一串就把扦子扔到地上,全然无视身后的垃圾桶。住在这里的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经常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有人将水果核、抽剩的烟头、用脏的纸巾随意丢弃,“这里距离西北角美食街非常近,常有外地游客来这条街寻找本地特色,希望大家提高环境卫生意识,主动维护我们的城区环境。”

  4月26日天气晴朗,正值旅游旺季。当天上午,一路记者来到和平区民园广场,不少游客坐在广场的长凳和树穴周围的凳面上休息。在树穴池内,时不时能看到被丢弃的饮料瓶、奶茶杯。数名环卫工人在人群中穿梭打扫地面上散落的纸巾、烟头,及时捡拾树穴池内的垃圾。记者发现,虽然现场有垃圾桶,环卫工人也在不停地清扫。

  不文明行为之二

  遛狗不牵绳 鸡鸣狗又吠

  《条例》中第二十二条规定,饲养犬只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养犬:携犬出户时由成年人用束犬链牵领,主动避让他人;及时清理犬只在公共区域排泄的粪便;管理好所养犬只,防止干扰他人生活。饲养其他动物,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好所养动物,保持环境卫生,避免干扰他人生活。

  然而,遛狗不牵绳、犬只随地便溺不清理、饲养禽类扰民问题在一些小区内屡见不鲜。4月25日16时30分,一路记者来到红桥区千禧园西区,此时小区内很多市民正在遛弯儿。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手中抱着一只泰迪犬往前走,身后还跟着一只小型犬不在视野范围,而且没有牵绳。这只小型犬在小区内“潇洒”走动,不时还会在路边停放的车轮胎上随意便溺。

  17时30分左右,一路记者来到海源南道的龙禧园南区,此时正值晚高峰时间段,有很多刚放学的孩子在小区内的游乐场玩耍。记者看到,一位男士身边跟着一只没有牵绳的斗牛犬,这只斗牛犬一直在男士身前超过半米的范围内独自向前奔跑,穿过人群或路过陌生人的时候,还会凑过去闻一闻,一些路人明显表现出害怕而躲闪,男子就会口头呵斥制止爱犬的行为,但是仍任由爱犬独自前行。男子和斗牛犬行至儿童游乐场附近,此时游乐场内有五六个孩子正在奔跑玩耍,男子也没有抱起爱犬,仍任由爱犬肆意奔跑,甚至跑向孩子也没有制止。有家长看到,立刻将孩子保护起来,躲避犬只。随后,在龙禧园北区记者看到,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距离老人近5米的距离,跟着一只没有牵绳的半米高的犬只。随后,老人骑车出小区来到马路上,犬只也一路跟随来到了马路上,在途中,犬只时不时地会驻足被身边的路人吸引走,老人只是口头呼喊,并没有制止它亲近路人。“这么大的狗不牵绳在路上走,实在太吓人了。”“养狗的人总会说我的狗不咬人,可是对于我们这种怕狗的人来说,即使它不咬人,我也很怕。”不少市民无奈地说。

  4月26日17时,一路记者来到南开区芥园西道怡园里,记者看到,小区内一楼带小院,其中有居民将小院当成了“宠物乐园”。“有养鸡的、养狗的、养鸽子的,现在天亮得早,不知道谁家养的鸡,早晨不到6点就打鸣,实在太吵了。”一位居民无奈地说。记者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听到一户居民家中传来鸡打鸣的声音,然而由于院子用铁皮围着,看不到里面,只能闻其声。在一栋楼下,记者还听到几只狗吠的声音。“无论早晨还是晚上,小区里经常出现鸡鸣狗吠的‘盛景’,实在是太扰民了。”市民李先生说。

  不文明行为之三

  餐馆及商场 当众吸烟

  《条例》第十一条第六项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应当遵守禁止吸烟的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和区域吸烟不听劝阻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有市民反映,近年来在公共场所毫不避讳地当众吸烟的人明显减少,但部分餐馆和商场的卫生间却成了烟民过瘾的“重灾区”,呛人的气味让想如厕的人进退两难。

  4月26日中午,南开区万德庄大街一家主打烧烤的餐馆内座无虚席,不少顾客在推杯换盏间吞云吐雾。尽管店内张贴了“禁止吸烟”的标识,但并未起到实际约束作用。记者在男卫生间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边如厕边叼着烟,烟雾在狭小的空间内弥漫,卫生间的地上还散落着几个烟头。“管不了,一管就打架。有时候客人喝多了,直接在厕所抽烟,我们也不好管。”餐馆一名服务员无奈地表示,虽然知道有禁烟规定,但劝阻容易引发冲突,“尤其是喝了酒的客人,一说就急眼,我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后,记者来到南开区鲁能城购物中心负一层的卫生间,刚推开门便闻到一股浓重的烟味。小便池内被丢弃了两三个烟头,刺鼻的烟味和浓烈的香薰味混合在一起,让人感到不适。“尤其是周末,烟味呛得人根本待不住。”一位正在洗手的市民告诉记者,他经常带孩子来鲁能城玩,但一般不会带孩子来负一层如厕,怕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一位商场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尽管他们每隔一会儿来清理一次,但烟头仍源源不断,“有些人躲在隔间里抽,我们敲门提醒,他们也不理。”记者注意到,该卫生间墙上贴有“禁止吸烟”的标识,也写有举报投诉电话,但实际约束效果有限。

  在西青区大悦汇三楼,记者发现卫生间内的禁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男卫生间的大便池里漂浮着多个烟头,而在西青永旺购物中心和红桥区水游城的部分卫生间内,小便池附近也堆积了多个烟头,甚至有的被塞进了排水口。一名安保人员表示,商场曾尝试加强巡查,但效果有限。

  “光贴标识没用,得有人管才行。”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向记者表示,但对于市民的诉求,一些餐馆经营者及商场管理者有些犯难,在他们看来,想完全禁烟,在实际执行中只靠经营者劝阻力度远远不够。对于公共场所禁烟难的问题,有市民建议:不是所有商场餐馆都有这种问题,有的商场卫生间内会不间断播放广播,甚至有的商场会派专人在卫生间内值守。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真正落实处罚措施,也希望经营者能落实禁烟主体责任。

  在采访中,记者也欣喜地看到:街边,小孩子主动捡起被丢弃的矿泉水瓶扔进垃圾桶;地铁站里,年轻人站起身,将座位让给年迈的老人;地铁站旁,骑行人主动将共享单车摆进停车区……这些平凡场景,恰是城市文明最动人的注脚。文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需以“人人皆是主人翁”的姿态,将《条例》从纸面规范转化为深入血脉的行动自觉。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不做文明城市的“局外人”,争当有礼天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