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张仲景的黄芪建中汤
如果您还没有学会如何让自己不焦虑、不紧张,就已经患胃溃疡了,该怎么治疗呢?我一般会选用张仲景的黄芪建中汤来调治。
?黄芪建中汤
配方:生黄芪9克,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个(掰开)。
用法:将上述药材用5碗水煎煮,熬剩2碗即可。
黄芪建中汤是由小建中汤加黄芪构成的,而小建中汤又是由桂枝汤中的白芍加倍,再加上饴糖构成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桂枝汤,这个方子中的药物有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这五味药辛温解表、调和营卫,主要用来治疗风寒感冒的表虚征。但我一直认为这个方子是用来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的。《黄帝内经》记载: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这句话指出了营卫之气的来源和出行路径。当患者脾胃之气不足的时候,营卫之气就会出问题,所以可以用桂枝汤启动脾胃功能,使得营卫之气的通道畅通,为脾胃抵御外邪。
小建中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大了白芍的用量,又用了饴糖。白芍味酸,性微寒,属阴,可以柔肝;饴糖味甘,性温,配伍白芍酸甘化阴,增强了柔肝的功效。整个方子在固脾的同时,还能平肝胆之气,使得脾胃不受肝胆横逆之气的烦扰。
黄芪建中汤又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芪。方中一般选用炙黄芪来补气,但我习惯用生黄芪,因为生黄芪不容易上火。黄芪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金匮要略方义》载:此方乃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黄芪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综合全方,其补虚益气之功优于小建中汤。
黄芪增强了整个方子益气补脾的功效,使得脾胃不会被肝“欺负”。通常我还会再加上白术,进一步增强益气健脾的功效。
中医很神奇,通过补脾益气,让脾胃强壮起来,不受肝的克制。
过去治疗胃溃疡都会采用什么方法呢?
会根据西医的病理分析来指导用药——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选用乌贼骨抑制胃酸;局部溃疡,选用白芨修复溃疡面,等等。但是我觉得从中医理论出发,辨证分析疾病的病因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比只考虑局部症状的治疗效果更好。我在临床上也发现,患者服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一般用三服药后就见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