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安阳手语

日期:04-30
字号:
版面:第1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春深时节,来安阳一所小学校参加读书活动。这所小学高年级的同学读了我的一本儿童小说《风啊吹向我们》,要和我座谈交流。这是一本去年出版的小说,同学们早就读过了,因为写的是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孩子的故事,他们好像有许多感想和问题,要和作者谈谈。想起我小时候,没有这样的活动,大概那时候的作家也不像现在这样多得几乎泛滥,随便揪出一位,就可以到任何一所学校去露露脸。

  活动开始,音乐响起,是那首熟悉的老歌《快乐的节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我的这本小说,写的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几个同学的友情。听到这首歌,立刻想起那一段少年友情,天真又纯真,真诚又美好,像风一样清新拂面,清澈清心。

  紧接着,一群身穿黑裙白衣的女同学,蹦蹦跳跳地来到舞台上;两位身着白衣黑裤的女老师,走到舞台下方的两角,挥动颀长的手臂,指挥同学们和着《快乐的节日》的音乐节拍跳舞,一个盲童站在前面演唱这首歌。我立刻明白了,是一群聋哑孩子在跳手语舞。她们听不见,却可以看着老师的手语,准确无误地与音乐融为一体,翩翩起舞。

  22年前,2003年春天,我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起出访土耳其和波兰。那些聋哑的男孩女孩,站在舞台上,跳的《千手观音》舞那样漂亮;两位年轻的女老师,也是站在舞台两角,挥动颀长的手臂,用手语指挥着那些孩子们。如眼前的这两位女老师的手语一样,无限丰富的表情与表达,都倾诉在她们手臂和手指间袅袅婷婷的变化之中。不知为什么,泪水一下子充盈我的眼眶。因为在那一个多月的出访活动中,我深深地了解到这些聋哑孩子的不容易以及他们的顽强、刻苦,他们需要付出超出常人不知多少倍的努力,才能获得舞台上呈现出的效果。他们的手语老师,和他们一样努力,还要加上爱心和耐心,才能够教会这些孩子如此优美的舞蹈。

  一打听,知道她们是来自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活动一完,我迫不及待地走下舞台,想找这些孩子们和她们的手语老师,谢谢她们精彩的演出,一起照张相,留个纪念。她们的手语舞,一点儿不逊色于残疾人艺术团的那些孩子们。可惜,她们已经走了,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懊悔。一整个下午,脑子里总盘旋着她们跳舞的样子,还有那两位老师美丽的手语,那纤细的手指带动着颀长的手臂,像风带动袅袅的柳枝那样充满韵律。

  下午活动结束,已是黄昏,我匆匆赶到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只见到校长,孩子们放学回家了。我问两位老师还在吗?校长打电话一问,其中一位老师也下班回家了,另一位老师还在学校。不一会儿,这位老师跑下楼来,是位身材高挑面容清秀的年轻姑娘。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上午的手语舞,那时,她正在我的面前,是个清瘦如风的背影,颀长的手臂灵舞飞扬。如今人们特别注意年轻姑娘的大长腿,其实,她们颀长的手臂更富于魅力。当然,得是会手语的姑娘。

  我对她说:“你们的手语舞跳得真好,一点儿不比专业的差,练了多少日子?”她说只练了两天。“太了不起了!”我由衷地赞叹,问她的手语是跟谁学的?她指指校长,校长笑笑,这所学校,倾注了她的心血。我又问她以前是学什么的?她告诉我,她以前学舞蹈的。怪不得她的手语那么漂亮,或者说是漂亮的手语增添了她的舞蹈语汇。

  我向她道谢,也请她替我谢谢那位老师。转身告辞,走了几步,我回过头问她:“你贵姓?”她告诉我,姓孙。我冲她大声叫了一声:“孙老师!”

  安阳,满街落照余晖。满街车水马龙。满街人流如潮。满街道旁的两排梧桐树枝叶迎风飘扬,像那漂亮的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