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本市首用AI模型研判五一客流

日期:04-30
字号:
版面:第05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受天气转暖以及市内道路机动车免除尾号限行和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劳动节假期,天津市综合交通客运量将呈现‘跨区域客流稳步增长、市内交通客流持续攀升’的特点,预计假日期间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4.53%,城市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6.94%。”这是天津市智能交通运行监测中心首次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的重点节假日客流研判报告。

  跨区域出行方面将主要以公路出行为主,自驾游出行快速增长,非营业性客运占比近90%,高速公路交通量在假期首日(5月1日)达到假期最高峰;铁路客流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京津冀周边城市客流量集中;民航客流小幅增长,显示中长距离出行需求持续恢复。

  城市交通方面,地铁将承担骨干流量,共享单车解决末端出行,出租车向细分场景收缩。地铁覆盖商圈(滨江道、南开大悦城等)与景区(天津之眼、五大道、津湾广场等)的线路客流显著增长,与共享单车形成“最后一公里”的接驳优势;单车骑行客流显著增长,增幅在16%以上。假期小客车不限行,影响出租车客流增速放缓、服务场景分化,巡游车服务“老龄”“场站”需求,网约车服务“预约出行”群体。

  大数据监测分析

  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石与战略要素。作为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汇聚的唯一入口和交换共享的唯一出口,智能交通中心依托自主开发建设的“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累计汇聚了706类、总量超过7000亿条的数据。在夯实行业数据底座的同时,智能交通中心还承担着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的职责,连续5年不间断编发监测日报、周报以及各类节假日专题报告,积累了丰富的数据挖掘分析经验,沉淀了涵盖19个大类、313个小类“真实、连续、标准”的运行监测专题数据,这些数据从公路、铁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生产、民情民意等11个不同的维度,汇聚形成了天津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专题数据集,为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业务场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年初,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产品接踵而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智能交通中心随之成立由中青年技术骨干组成的“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场景建设专班。通过为期40天的集中攻关,已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分析”场景落地。目前,融合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语音交互和数字人对话等技术,实现了人机对话,快速分析。利用自然语言提取复杂结构化数据,降低了数据查询分析的技术门槛。利用大模型提供的“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功能及关联技术,实现了交通客流预测,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

  记者 李文博

  制图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