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升先生在其力作《缪荃孙研究》的基础上,又出版了新著《缪荃孙年谱长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下简称《年谱长编》)。全书分上下两册,八卷102.6万字,详细介绍了这位近代学术大师的一生,勾画出他对整个近代学术界、思想界的重要影响。
缪荃孙早年入选翰林院,在京城建立了学术声名;晚年寓居沪上,成为坚守旧学的代表名宿。像这样的学术大师,旅居之处,均有不少重要交流。在《年谱长编》中,就大量记述了缪荃孙与天津的深厚因缘。
一是缪荃孙与天津渊源密切,与天津诸多重要人物有密切往来。《年谱长编》细致考订缪荃孙友朋书信,多次论及他与盛宣怀、章钰、傅增湘、吴重熹、费念慈等寓津学人的通信情况。其中,寓居天津的著名藏书家章钰与缪荃孙关系密切,今存他致缪荃孙信四十六通,既有讨论学术问题的,也有感谢缪荃孙对他进行帮助、资助的。但不少内容并未标署年份,《年谱长编》对此进行了细致考辨,更具体地展现出缪荃孙对天津学者的关注与帮助。
二是缪荃孙的著述与天津有直接关联。辛亥革命起,局势动荡中,缪荃孙从北京南下过天津,仍不忘记往天津图书馆观书。傅增湘请缪荃孙点勘《天津图书馆书目》,缪荃孙以一个月的工作完成。晚年寓居天津的李葆恂(文石)著有《无益有益斋论画诗》,缪荃孙以友人身份为其撰序,称赞此书与《藏书纪事诗》同为艺林宝筏。《年谱长编》引述相关内容,并且考论提及吴重熹、王先谦等人在书信中提及李氏的情况,清晰介绍了相关史事。缪荃孙去世后,缪文逵《缪艺风先生著述目》刊载于天津《大公报·图书副刊》,系最早系统论述缪氏著述的重要研究成果。这表明天津学术界一直关注缪荃孙的成就。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缪荃孙致潘祖荫书札,也是本书首先披露的珍贵文献。